2020-2021学年广东省惠州市博罗县八年级(下)期中物理试卷
发布:2024/11/16 21: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7小题,每小题3分,共21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正确的,请把答案填在括号内。
-
1.如图所示的实例中,目的是为了增大摩擦的是( )
组卷:68引用:5难度:0.9 -
2.小怡在惠州西湖边看到如图所示的四个画面,其中全是省力机械的一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6 -
3.我们都知道“刻舟求剑”的故事,当船不划动后从记号处下水不能找到剑。这是因为剑主选错了参照物。要确定落水之剑的位置,应选择的参照物是( )
组卷:220引用:29难度:0.9 -
4.如图是小洋同学在运动场上看到的一些场景。下列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1难度:0.7 -
5.关于物体的惯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95引用:16难度:0.9 -
6.当猴子倒挂树枝上静止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73引用:93难度:0.7 -
7.如图所示,水平桌面上有一长为L,质量分布均匀的木板M,右端与桌边相齐,在水平力F的作用下,沿直线向右匀速移动(木板移动距离不超过木板长度的一半)。在此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034引用:20难度:0.6
二、填空题(本大题7小题,每空1分,共21分)
-
8.暴风雨来临前,狂风把小树吹弯了腰,把落叶吹得漫天飞舞。从力的作用效果分析,风力使小树发生了 ,使落叶的 发生了改变。人坐在沙发上,沙发会往下凹陷,如果人身上再坐一个小孩,沙发会凹陷的更深,这说明:力的作用效果跟力的 有关。
组卷:47引用:3难度:0.6
六、综合能力题(本大题3小题,共19分)
-
24.如图甲是教材中探究二力平衡条件时的实验情景。每个滑轮、钩码都是相同的,细线也是相同的。
(1)在两个力的作用下,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我们就说这两个力是平衡力。“物体处于平衡状态”是指物体处于 状态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2)在探究同一问题时,鑫雨同学将教材中如图甲的实验装置,设计成了如图乙所示的实验装置,同学们认为她的实验优于教材中的实验。主要原因是 。
A.减少摩擦力对实验结果的影响
B.硬卡片是比较容易获取的材料
C.容易让硬卡片在水平方向上保持平衡
(3)实验时,鑫雨同学将系于硬卡片两个对角线的细线(硬卡片和细线的重力均可忽略不计)分别跨过左右支架上的滑轮,在线的两端挂上钩码,使作用在硬卡片上的两个拉力方向 ,并通过增减钩码的个数来改变拉力的大小。
(4)当左右两边的钩码个数相等时,硬卡片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
(5)当硬卡片静置后,鑫雨同学将硬卡片转过一个角度,如图丙,松手后硬卡片将 (选填“能”或“不能”)平衡。
(6)鑫雨同学用剪刀将硬卡片从中间剪断,这样硬卡片就从一张分成了两张,这时两张硬卡片将 (选填“能”或“不能”)保持平衡。组卷:49引用:1难度:0.6 -
25.阅读下面的短文。
嫦娥号探测器
2013年12月2日1时30分,中国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利用有“大力士”之称的长征三号乙增强型火箭成功将由着陆器和“玉兔号”月球车组成的嫦娥三号探测器送入轨道。2013年12月15日4时35分,嫦娥三号着陆器与“玉兔号”月球车分离,“玉兔号”月球车顺利驶抵月球表面。“玉兔号”月球车设计质量140g,以太阳能为能源,肩部有两片可以打开的太阳能电池帆板,她的腿部是六个较宽的、轮状的移动装置,采用密度小、硬度大的铝合金制成,而且车轮的表面有凹凸的“花纹”。对同样的物体,月球吸引的本领比地球弱,月球上的g月大约是地球上g地的,所以“玉兔号”月球车在月球上受到的重力变小。16
2018年12月8日凌晨2时23分,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成功发射嫦娥四号月球探测器。经过近110小时的飞行,12月12日16时45分,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并实施近月制动,成功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
2020年12月17日1时59分,如图1所示,“采撷月壤”的嫦娥五号携带来自风暴洋吕姆克山的1731g月壤在太空“打水漂”高速归来,如图2所示。着陆时稳稳落在内蒙古四子王旗,中国首次月面自动采样返回任务取得圆满成功。
(1)质量是140kg的“玉兔号”月球车到达月球后,其重力约 N。(g地=10N/kg,结果保留整数)
(2)“玉兔号”月球车的车轮采用密度小、强度大的铝合金制成,而且有轮子较宽、数量较多的六个轮子,目的是为了 ,车轮的表面有凹凸的“花纹”,目的是为了 。
(3)嫦娥四号探测器到达月球附近并实施近月制动,其速度在 (选填“增大”、“不变”或“减小”),成功进入了近月点约100公里的环月轨道时,其相对于自身携带的未分离的月球车是 的。
(4)长征三号乙运载火箭升空时,尾部向下喷气,火箭就腾空而起。这一现象说明力的作用是 的。组卷:48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