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7课 回忆我的母亲》2021年同步练习卷(5)

发布:2024/11/15 14:0:2

一、字词书写。

  • 1.根据拼音写出汉字。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朴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fù)(yù)
     
    ,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她对穷苦农民的同情和对(wéi)(fù)(bù)(rén)
     
    者的反感却更强烈了。
    (3)那时乡间豪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hèng)(mán)
     
    ,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jié)(yī)(suō)(shí)
     
    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4)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āi)(tòng)
     
    是无法补救的。

    组卷:325引用:4难度:0.9
  • 2.给加点字注音。
     
      
     
     
       勉
     
      周
     

     
      祖
     
     
     
       
     
      
     

    组卷:307引用:4难度:0.9
  • 3.选择正确的词语填空。
    悲伤      悲惨
    (1)在
     
    的情况下,我们一家人哭泣着连夜分散。
    (2)懦夫让自己变得懦弱,英雄则令自己勇敢,让豪迈的性情抹去一切
     
    吧!
    哀痛      悲痛
    (3)得到母亲去世的消息,我很
     

    (4)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
     
    是无法补救的。

    组卷:142引用:2难度:0.5
  • 4.根据拼音写汉字,给加点字注音。
    和ǎi
     
    祖jí
     
    yá门
     
    diàn农
     
     
     
     
     

    组卷:159引用:7难度:0.9
  • 5.改正下列加点字的拼音或书写的错误。
    死ruò
     
    zhuì
     
     
     
    diàn农
     
    shú
     
    任劳任
     

    组卷:147引用:3难度:0.9
  • 6.下列句子中各有一个错别字,请找出来并改正。
    (1)母亲同情贫苦的人——这是仆素的阶级意识,虽然自己不富裕,还周济和照顾比自己更穷的亲戚。(
     

    (2)母亲那种勤劳检朴的习惯,母亲那种宽厚仁慈的态度,至今还在我心中留有深刻的印象。(
     

    (3)那时乡间毫绅地主的欺压,衙门差役的横蛮,逼得母亲和父亲决心节衣缩食培养出一个读书人来“支撑门户”。(
     

    (4)我到云南后,从家信中知道,我母亲对我这一举动不但不反对,还给我许多尉勉。(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二、选择题。

  • 7.下列加点字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39引用:4难度:0.9
  • 8.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462引用:6难度:0.7
  • 9.下列加点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308引用:3难度:0.7
  • 10.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8
  • 1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25引用:1难度:0.8

七、现代文阅读。

  • 33.阅读下面课文选段,完成文后各题。
          ①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②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
          ③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节选自朱德《回忆我的母亲》)(1)下列并非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的一项是
     

    A.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
    B.给“我”一个强健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
    C.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鼓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
    D.教育“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
    (2)下列对上文内容理解与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A.有了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作者“从来没有感到过劳累”;有了强健的身体和勤劳的习惯,作者“再没感到过困难”。
    B.母亲认识到生产知识和革命意志是世界上最可宝贵的财产,所以把它们教给儿子。
    C.作者“无法补救的”是在母亲去世前见她一面,“能做到的”是尽忠于革命事业。
    D.第③段从悼念母亲、思念母亲、评价母亲、报答母亲、祝福母亲等五个方面来写的。
    (3)下列对文中词句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①段第二句的“这”指“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第③段末句中的“这”指“我将继续尽忠于……过快乐的生活”。
    B.第③段第三句中,“创造了”表示已经创造,是总结过去;“创造着”表示正在创造,是强调现在和未来。二者有时间上的先后,不能颠倒次序。
    C.第③段第三句是一个疑问句,其作用是:承上启下,从上句对母亲的评价过渡到下句对母亲的报答;与下句构成设问,表明了“我”报答母亲深恩的方式和决心,升华了感情,深化了主题。
    D.第③段末句,运用夸张的修辞方法和议论的表达方式,强调了作者今后要做到的“大任”。

    组卷:45引用:4难度:0.5
  • 34.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与困难作斗争的经验。我在家庭中已经饱尝艰苦,这使我在三十年的军事生活和革命生活中再没感到过困难,没被困难吓倒。母亲又给我一个
     
    (强健  强壮  健康)的身体,一个勤劳的习惯,使我从来没感到过劳累。
          我应该感谢母亲,她教给我生产的知识和革命的意志,
     
    (勉励  鼓励  激励)我以后走上革命的道路。在这条路上,我一天比一天更加认识:只有这种知识,这种意志,才是世界上最可
     
    (珍贵  贵重  宝贵)的财产。
          母亲现在离我而去了。我将永不能再见她一面了,这个哀痛是无法补救的。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我用什么方法来报答母亲的深恩呢?我将继续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尽忠于我们的民族和人民的希望--中国共产党,使和母亲同样生活着的人能够过快乐的生活。这是我能做到的,一定能做到的。
    (1)在文中横线后的括号内选择恰当的词语。
    (2)简要概括母亲对“我”的教育和影响。
    (3)“母亲是个平凡的人,她只是中国千百万劳动人民中的一员,但是,正是这千百万人创造了和创造着中国的历史。”这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对文章的主题有什么作用?
    (4)上题中“创造了”和“创造着”能不能互换,为什么?

    组卷:326引用:7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