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2023年单元测试卷(13)
发布:2024/8/27 0:0:9
一、积累、运用(31分)
-
1.下列加点字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730引用:6难度:0.9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44引用:3难度:0.8 -
3.下列各句中加点词语运用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126引用:4难度:0.8 -
4.下面句中,有语病的一处是( )
ㅤㅤ(A)历史,总会给人以无尽的智慧和继续前行的力量。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之际,(B)为了更好地激励同学们继承党的光荣传统,学校开展了主题为“百年正青春,奋斗正当时”的学习活动。在活动中,同学们参观了爱国主义教育基地,重温了党的奋斗历史。(C)通过这次活动,使同学们受到了启发,获得了力量。(D)全体同学决心传承红色精神,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学习。组卷:685引用:11难度:0.7
二、现代文阅读(39分)
-
12.阅读文章,完成下列问题。
如何阅读诗歌 材料一:读诗是一件美妙的事,但学生不懂得诗歌的美好、不喜欢读诗的现状却很严峻。统编教材中必读名著《艾青诗选》,是一部现代诗集。该书由于依裁和时代特殊对学生而言有严重的阅读障碍,是学生阅读的难点。“现代诗”有别于古体诗,它用白话文创作,是中国二十世纪兴起的一种诗歌类型。一位初三教师让学生自主阅读《艾青诗选》,并填写调查问卷,结果是:班级人数62人,其中对诗歌有消极情绪的学生占比接近一半。
材料二:学生为何读不懂现代诗歌?从心理学角度分析其原因:不能破译诗歌的编码方式,导致学生在大脑中不能正确表征诗歌的内容。
认知心理学把信息在人脑中呈现和记载的方式称为知识的表征。知识在大脑中的表征有形式的表征和内容的表征。现代认知心理学称知识表征的形式为编码。编码分为形象编码和抽象编码。形象编码指的是以声音、图形、画面、表象等可感知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抽象编码则指以词、概念、定义、命题等较抽象的方式将信息呈现和记载在大脑中。小说等文学体裁使用的是形象编码,因此能吸引学生的阅读兴趣。而诗歌主要使用的是抽象编码方式,学生自然难以读懂。
材料三:中学生诗歌阅读“还原”策略(节选)
“还原”策略之一: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
情绪是诗人追求的终极目标。要做到准确理解诗人的情感,前提条件是理解作品内容,理解作品的时代背景、创作背景,理解作者的情感。通过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学生能够有效让自己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自己酝酿情感、表达情感。
“还原”策略之二: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
知人论世,还原小时代,就是要了解诗人并研究他所处的时代背景,甚至还原诗人创作,时的情感情绪。比如,读诗时,读者可以通过资料查阅、想象等方式,还原诗人当时的创作过程:何时?何地?何境及见到了什么画面?此诗为了表达什么?
“还原”策略之三:美术表征,还原意象美
“意象主要提供的是事物的轮廓、状态、细节、色彩等视觉能观察把握到的东西。读者通过想象,调动自己的感受器官去感知它们,看到、听到、闻到、尝到、触摸到它们……感受、了解和把握了诗歌所刻画的内容,就会引发读者对所刻画事物的浓厚兴趣。”诗歌中的有些意象有绘画的效果,能用美术方式表征,还原成不同类型的艺术作品,比如漫画、油画、照片等,这有助于学生领略诗歌的美妙与神奇。
另外,还原的策略要灵活运用。比如,跨学科适合与哪些学科(如政治、音乐……)融合?以什么活动方式融合?……总之,通过跨学科融合,运用符合学生心理认知规律的多重编码形式,立体还原诗歌的美好,来突破诗歌阅读的障碍,学生读懂了,才会有阅读的兴趣。
(1)结合材料一和材料二,说说你的探究结果。
(2)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能否删去?请说明理由。
通过朗诵品读,还原真情景,学生能够有效让自己走进诗歌的情境,帮助自己酝酿情感、表达情感。
(3)阅读材料三中“美术表征,还原意象美”,以艾青的《树》为例,说说你是如何理解诗歌意象的。组卷:21引用:1难度:0.3
三、写作(50分)
-
13.请以“那一天,我与
[提示与要求](1)请自主选择词语,把题目补充完整。(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诗歌除外)进行写作。(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4)抄袭是不良行为,请不要照搬别人的文章。组卷:38引用:4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