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宁夏固原市西吉五中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5/1/1 20:30:2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1小题,每小题2分,共22分)

  • 1.化学使生活更美好。下列与生活相关的做法中,一定发生了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95引用:4难度:0.9
  • 2.幸福需要辛勤的劳动来创造。下列劳动项目与所涉及的化学知识不相符的是(  )
    选项 劳动项目 化学知识
    A 用发酵粉焙制糕点 NaHCO3反应能产生CO2
    B 用布擦干淋湿的自行车 铁部件潮湿易生锈
    C 用食醋清除水壶内壁的水垢 醋酸能与水垢反应
    D 用洗洁精清洗油污 油污溶解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3.据报道,一种新型铝离子电池,比现今普遍使用的锂离子电池具有更加优良的性能,未来,该铝离子电池或将成为下一代高性价比电池的理想选择,如图是元素周期表中锂、铝两种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17引用:14难度:0.5
  • 4.在测定锌、铟等元素的相对原子质量方面做出卓越贡献的中国科学家是(  )

    组卷:359引用:49难度:0.8
  • 5.中学生应有一定的安全常识。下列意外事故的处理方法错误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6.构建知识网络能提高学习的效率。如图为有关CO2的知识网络图,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四、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2题,共18分)

  • 17.在研究“酸碱中和反应”时,某兴趣小组同学想证明稀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后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进行了如下探究:
    (1)在盛有氢氧化钠的溶液的烧杯中滴入几滴酚酞溶液,再逐滴加入稀盐酸,并不断搅拌(如图一)。用数字化传感器测得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混合前后的温度变化情况(如图二)。

    由实验现象和曲线变化情况分析可知,盐酸和氢氧化钠溶液发生了反应并
     
    (填“吸收”或“放出”)热量。
    (2)从微观角度分析盐酸与氢氧化钠溶液的反应

    由如图可知,该反应的微观实质是
     

    【交流讨论】同学们讨论后认为,如果盐酸和氢氧化钠减少(或消失),或者有新物质生成,都能证明反应已经发生。
    (3)探究实验后烧杯中溶质的成分。
    步骤 现象 结论
    实验: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氯化铁溶液
     
    证明没有NaOH
    实验2:另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试管中,加入硝酸银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证明含有HCl
    实验3:再取烧杯中的溶液少许于蒸发皿中,加热蒸干
     
    产生
    证明有NaCI生成
    【得出结论】氢氧化钠溶液和盐酸发生了中和反应。
    【评价反思】
    (1)有同学认为,通过实验2出“溶液中含有HCl”证据不足,理由是
     
    ,要得出正确的结论,可选择的试剂有
     
    (举一种即可)。
    (2)运用中和反应,可以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工厂用氨水(NH3•H2O)处理废水中的硫酸,能得到一种氮肥(硫酸铵),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多角度认识化学反应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

    组卷:316引用:1难度:0.1
  • 18.2021年12月9日,“太空教师”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在中国空间站为广大青少年带来了一场精彩的太空科普课,王亚平在“天宫课堂”中,将泡腾片放入蓝色水球中,失重环境下,泡腾片不断产生气泡,却始终不会离开水球。你知道产生的气体是什么吗?某研究小组对泡腾片产生的气体非常感兴趣进行了科学探究,买来了一瓶维C泡腾片(保健药品,主要成分如图1)溶于水,有许多气泡产生(如图2)。该小组同学进行如下探究。
    探究一:该气体的成分
    (1)小华说:该气体可能是CO2、O2、N2
    小明说:不可能含有N2,因为
     

    因此该小组同学通过分析认为:该气体可能含有CO2、O2中的一种或两种。
    (进行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将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该气体中 带火星的木条熄灭,没有复燃
    (2)(得出结论)由上述实验可知,该气体中一定含有
     
    。(填写化学式)
    探究二:二氧化碳的性质
    实验一 实验二
       
    (1)实验一中振荡3个矿泉水塑料瓶,观察到塑料瓶变瘪的程度为A>B>C,其中变浑浊的瓶内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对比A瓶与
     
    。( 填“B“或“C“)瓶的实验现象,可证明CO2能与NaOH发生反应。
    (2)实验二观察到C装置中发生的现象是
     
    ,结论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实验三中观察到的现象是
     
    ,此实验除验证了CO2不燃烧、不支持燃烧,还能说明CO2具有
     
    的性质。

    组卷:106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