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立志中学九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52分)本卷共25小题,每小题2分,共5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的决议》,决定于2022年下半年在北京召开( )
组卷:9引用:17难度:0.8 -
2.下列新闻事件与新闻解读相匹配的是( )
序号 新闻事件 新闻解读 ① 在全社会开展“四史”宣传教育 始终坚定不移听党话、跟党走 ② 首届中国网络文明大会在北京召开 培育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③ 《中华人民共和国反外国制裁法》施行 保证了我国社会的长治久安 ④ 长江国家文化公园建设正式启动 推动革命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 组卷:0引用:1难度:0.5 -
3.2021年7月24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要求从校内校外两个方面“双管齐下”,着力解决“校内减负,校外增负”现象,让人拍手称快。这是因为这一政策( )
①可以彻底减轻家庭教育支出和家长精力负担
②有利于促进义务教育公平均衡发展和学生健康成长
③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办好人民满意教育的鲜明导向
④是解决包括初高中、小学等各个阶段学生负担的一项有利举措组卷:14引用:3难度:0.7 -
4.2021年6月10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公布《关于支持浙江高质量发展建设共同富裕示范区的意见》。这一《意见》的公布( )
组卷:9引用:2难度:0.7 -
5.2022年2月22日,中央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2022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正式发布。文件指出,要扎实有序做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重点工作,推动乡村振兴取得新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迈出新步伐,为推进“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下列实现乡村全面振兴的推进路径,排序正确的是( )
①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
②乡村振兴全面进入实施
③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组卷:5引用:2难度:0.7 -
6.有人说:“要想了解自己,最好问问别人”。下列名句与这一认识自己的方法相符合的是( )
组卷:27引用:6难度:0.6 -
7.2020年11月2日,江某因心情郁闷,不知道如何排解,竟掏出随身携带的钥匙将停放在路边的三辆私家车划伤来泄愤,随后被警方抓获。这说明( )
组卷:54引用:5难度:0.6 -
8.2021年“最美孝心少年”的孝心孝行故事具有时代感。其中,常年坚持代父行孝的林章羽、何秀巡姐弟照顾年事已高的外婆,用稚嫩的肩膀支撑起一个风雨飘摇的家。他们的事迹体现了( )
组卷:13引用:5难度:0.8 -
9.习近平主席曾在多个场合提到“辩证思维”,他强调要坚持一分为二地看问题,既要看到有利的一面,也要看到不利的一面。以下说法体现这一理念的是( )
①挫折可能会让我们失落焦虑,也可能让我们更加清醒
②情绪可能激励我们努力向上,也可能让我们止步不前
③诚信既是一个人的安身立命之本,也是企业的无形资产
④孝亲敬长是中华传统美德,也是每个公民的法定义务组卷:30引用:7难度:0.6 -
10.“青春有格”。这里的“有格”是指( )
①艰苦奋斗
②行己有耻
③消除烦恼
④止于至善组卷:8引用:2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48分)
-
30.材料一:中国向世界郑重承诺力争在2030年前实现碳达峰,在2060年前实现碳中和。这是迄今为止各国中做出的最大减少全球变暖预期的气候承诺,将对全球气候治理起到关键性的推动作用。
“碳达峰”是指二氧化碳的排放不再增长,达到峰值之后再慢慢降下去;针对排放的二氧化碳,要采取植树、节能减排等各种方式全部抵消掉,这就是“碳中和”。
材料二:当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碳减排任务仍然十分繁重,最为突出的是以重化工为主的产业结构、以煤为主的能源结构和以公路货运为主的运输结构没有根本改变。截至2021年底,我国碳强度较2005年降低约50.3%,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达15.3%。但碳排放强度依然很大。
阅读材料,结合所学知识,思考并回答下列问题。
(1)目前,我国环境形势不容乐观,碳减排压力巨大,在这种情况下中国政府依然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这说明了什么?
(2)请你分析中国向国际社会做出“碳达峰”“碳中和”承诺的底气。(答出两点即可)
(3)实现“双碳”,人人有责。低碳生活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今天你“低碳”了吗?列举两个示例。组卷:27引用:2难度:0.3 -
31.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北京2022年冬奥会是一届真正无与伦比的冬奥会,已成为奥运史上又一个永恒的标志。在喜迎冬奥会的主题活动中,小闽分享了三则资料。资料一:北京冬奥会不仅是一场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会,开幕时间恰逢“立春”,开幕式的二十四节气倒计时彰显中国风,在呈现前14个节气时,都以诗词为引,与当代中国文化元素、冬奥元素贴合。 资料二:来时迎客松,走时送别柳,北京冬奥会为全世界的运动员创造了最好最方便最舒适的参赛环境。各国参赛人员充分感受到了中国人民的热情好客和文明礼貌,感受到了春天般的温暖……中国没有辜负世界的期待,北京冬奥会实现简约、安全、精彩的办会承诺已经载入史册,取得圆满成功。 资料三:世界大同,天下一家。北京冬奥会团结了全世界,让世界变得美好,冬奥会开幕之日,我们格外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相聚;冬奥会闭幕之时,让我们携起手未,凝聚成强大合力,一起向未来! 组卷:13引用:2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