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江苏省常州外国语学校中考化学调研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
-
1.我国提出将努力在2060前实现“碳中和”。下列做法与低碳生活相符的是( )
组卷:29引用:2难度:0.7 -
2.下列物质属于单质的是( )
组卷:23引用:1难度:0.8 -
3.常州溧阳天目湖鱼头汤享誉盛名,鱼肉中富含的营养物质主要是( )
组卷:14引用:1难度:0.7 -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利用化学性质的是( )
组卷:36引用:2难度:0.7 -
5.下列关于能源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1难度:0.6 -
6.下列物质由离子构成的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6 -
7.高氯酸钠(NaClO4)是一种重要的化学氧化剂,其中氯元素的化合价为( )
组卷:44引用:1难度:0.8 -
8.制作医用口罩的重要原料是聚丙烯【(C3H6)n】,其属于( )
组卷:51引用:1难度:0.6 -
9.合金在生活、生产中应用广泛。下列关于合金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71引用:1难度:0.7
三、(本题包括5小题,共40分)
-
28.碱式碳酸铜在催化剂、防腐剂领域有诸多用途,其分解温度为220℃,分解产物为三种氧化物。碱式碳酸铜存在Cu(OH)2•CuCO3和Cu(OH)2•2CuCO3两种品型。某工厂利用酸性氯化铜蚀刻废液(含有CuCl2和HCl)制备碱式碳酸铜的流程如图1所示。
(1)操作1的名称是
(2)向溶液A中加入碳酸钠固体和助剂反应时溶液pH
(3)干燥固体C时较为适合的温度为
A.20℃
B.55℃
C.105℃
D.230℃
(4)该流程获得的碱式碳酸铜中会含有一定量的Cl-而影响产品纯度,反应的pH和反应时间对产品中ω(Cl-)、ω(Cu2+)的影响如图2、3所示。根据图像分析可知要获得较高纯度的产品,适宜的pH为
图2反应pH对产品氯含量及铜含量的影响;图3反应时间对产品氯含量及铜含量的影响。
(5)热重分析可用于产品的检测,请写出Cu(OH)2•2CuCO3晶型受热分解的反应方程式×100%,某碱式碳酸铜样品充分加热后的失重率为27.9%,则其晶型主要是加热后减少的质量加热前样品质量组卷:94引用:3难度:0.4 -
29.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都可用作食品膨松剂。某膨松剂由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中的一种或两种混合而成,小杨同学利用生活素材开展成分探究。
定性分析:【提出问题】该膨松剂成分是什么?
【给出猜想】猜想1:碳酸氢铵
猜想2:碳酸氢钠
猜想3:碳酸氢钠和碳酸氢铵
【查阅资料】碳酸氢钠270℃时完全分解,生成纯碱、水和二氧化碳。碳酸氢铵60℃完全分解。
【实验探究】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取样品置于锅中,加热,一段时间后用测温仪测量锅内温度 锅内温度为290℃,有白色固体剩余,同时能闻到刺激性气味。 猜想
定量分析:【提出问题】上述膨松剂中两者含量分别为多少?
【实验设计】结合生活中能够找到的材料,小杨同学设计了两套方案。
方案一:加热失重法
实验步骤:①称量容器质量为m1,在容器中加入样品,称量总质量为m2 ②加热 ③称量,总质量为m3
数据处理:反应中生成的碳酸钠质量为
实验反思:小刘同学认为步骤③后应该再次加热一段时间,随后称量总质量为m4,当m3和m4满足
方案二:加酸失重法
实验步骤:①称取样品质量为16.3g ②加入足量白醋240g,搅拌,充分反应 ③称量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47.5g
数据处理:碳酸氢铵和碳酸氢钠性质类似,都能与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用HAc(Ac-表示醋酸根)表示醋酸,请写出碳酸氢铵和醋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实验反思:小吴同学认为该方法测得的数据会存在一定误差,可能的原因是组卷:106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