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广州市七年级(上)期末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在下列各题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意的。每小题2分,20小题,共40分)

  • 1.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在北京天安门广场隆重举行,共青团员和少先队员代表集体致献词。“今天,我们对党许下青春的誓言:新的百年,听党话、感党恩、跟党走,同心向党,奔赴远方,梦在前方,路在脚下……我们都是追梦人。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准备着;为共产主义事业而奋斗,时刻准备着!不忘初心,青春朝气永在,志在千秋,百年仍是少年,奋斗正青春!青春献给党!请党放心,强国有我!”青少年铿锵有力的“请党放心,强国有我!”在天安门广场上空回荡。为了这一铮铮誓言,青少年应该(  )

    ①珍惜当下,把握机遇,不懈努力
    ②个人梦想只需与个性特长相联系
    ③把个人梦与中国梦紧密结合起来
    ④在追梦道路上要立大志、立长志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2.努力,是梦想与现实之间的桥梁,只有坚持努力,才能离梦想更进一步。但努力也要讲究方法,以下属于正确方法的有(  )
    ①多学少思,不把时间浪费在思考上
    ②劳逸结合,学会科学用脑
    ③分清轻重缓急,合理规划管理时间
    ④团结他人,珍视团队合作

    组卷:37引用:3难度:0.5
  • 3.马克思和恩格斯是马克思主义的创始人,他们共同起草了《共产党宣言》。当马克思还没有精通英文时,恩格斯就帮他翻译;当恩格斯写文章时,马克思也放下了自己的工作,帮他写作有关部分。马克思和恩格斯的故事说明(  )
    ①友谊是一种心灵的相遇
    ②交友的范围随着年龄的增长而扩大
    ③友谊在互助中能够升华
    ④伟大的革命友谊成就了伟大的事业

    组卷:8引用:2难度:0.6
  • 4.一位生命哲学家说:“只有我们拥有对于生命的敬畏之心时,世界才会在我们呈现出它的无限生机。”敬畏生命是敬畏的底线。下面属于敬畏生命的有(  )
    ①中小学校每学期开展地震消防讲座及演习
    ②前方车辆侧身给消防车让出“救援通道”
    ③某地中小学校园暴力频频发生
    ④爱护身边的花草树木和小动物

    组卷:45引用:3难度:0.7
  • 5.初一学生小张5岁时因意外失去右臂,后来爱上了打篮球。近两年,他打坏了多个篮球,穿破了多双球鞋,五指常磨损出血。如今,他球艺精湛、学习成绩优秀。小张的经历启示我们(  )
    ①生命是宝贵的,要热爱生命和生活
    ②生命是有韧性的,要在逆境中进取
    ③生活难免有挫折,要发掘生命的力量
    ④人与人是相互依存的,要关心他人

    组卷:150引用:9难度:0.7
  • 6.习近平指出:“一个人遇到好老师是人生的幸运,一个学校拥有好老师是学校的光荣,一个民族源源不断涌现一批又一批好老师则是民族的希望。”这是因为(  )

    组卷:91引用:109难度:0.7
  • 7.2021年5月21日广州确诊一例本土新冠肺炎病例,荔湾区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指挥部立即发布相关防疫要求,采取一系列举措,荔湾区广大居民积极配合政府有关防疫要求,做到应检尽检,并积极接种新冠疫苗。同时,居家学习、居家办公、居家锻炼成为那段特别日子的常态。请回答7~8题。
    疫情期间,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我们中学生居家也要认真学习是因为(  )
    ①学习,是中学时代青少年的重要任务
    ②学习,让我们能够拥有更充实的生活
    ③学习能点亮心中明灯,激发前进动力
    ④只要努力学习,就一定能取得好成绩

    组卷:1引用:0难度:0.60

二、非选择题(3小题,共50分。答题应紧扣题意,简明扼要,条理清楚,正确运用本学科术语)

  • 22.2021年7月,党中央、国务院站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高度,出台了《关于进一步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和校外培训负担的意见》(以下称“双减”)。新学期,我们都切身感受到了学习的新气象,负担明显减轻。广州某中学2班的同学们围绕“‘双减’下的学习,做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进行了讨论。以下是其中一个组的同学们的讨论内容:

    (1)请你参与他们的讨论,谈谈我们中学生应该如何对待“双减”下的学习?
    (2)请运用所学知识,帮助D同学解决困惑。

    组卷:5引用:1难度:0.3
  • 23.围绕“生命的思考”这一学习主题,老师提供了如下学习材料,供同学自主探究学习。阅读材料,完成学习任务。
    材料一:他带着梦的种子,去了远方。
    2021年5月22日,“共和国勋章获得者”“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世界粮食奖获得者”“中国工程院院士”“国家杂交水稻工程中心名誉主任”“中国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在湖南长沙逝世,享年91岁。
    “我有两个梦,一个是禾下乘凉梦,一个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为了这两个“梦”,袁隆平一直没有停下脚步,历经半个世纪水稻研究,成为稻田的忠实守望者。这位耄耋老人给我们留下了丰硕的科研成果,同时也给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精神财富。

    材料二:一个人,一件事,一辈子
    考大学时,他想要学农,父母都不赞成,他说吃饭是第一件大事,没有农民种田,就不能生存。最终说服了父母,他在西南农学院农学系,学习了四年,他说:“很多人对学农有想法,可我从来没有后悔过学农”。
    毕业后,他一边教书育人一边做农业科研,度过了自己人生中最难忘的18个年头。他见过饿殍(piǎo,饿死的人),听过无数次“金元宝比不上两个馒头”,这段经历让他下定决心,要用自己的专业研究出高产水稻,让同胞们免受饥饿之苦。“中国人的饭碗,要牢牢掌握到自己手上去,我们要担当起来!”
    他把目光放在了杂交水稻上,即使当时的科学家都判定,这一领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
    为了寻找天然雄性不育株的种子,袁隆平拿着放大镜,对着试验田里的万千株稻穗,开始了大海捞针般的探索。特殊时期,他为了看住秧苗,干脆把种子绑在身上,用体温催芽。
    无数次实验,无数次失败,他依然没有放弃。1970年11月,终于在三亚找到了一株花粉败育的野生稻“野败”,为后来的研究铺平了道路。1973年,中国籼型杂交水稻“三系”配套成功!
    请结合课本《生命的思考》相关内容,联系材料,谈谈你受到的启发。

    组卷:17引用:1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