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黑龙江省实验中学高二(上)期中化学试卷
发布:2024/12/6 16:30:8
一、选择题(本题共25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2.下列叙述中,不能用勒夏特列原理解释的是( )
组卷:8引用:2难度:0.7 -
3.下列关于化学反应速率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2难度:0.7 -
4.在一密闭容器中进行反应:2SO2(g)+O2(g)
2SO3(g).已知反应过程中某一时刻SO2、O2、SO3的浓度分别为0.2mol/L、0.1mol/L、0.6mol/L.当反应达到平衡时,可能存在的数据是( )催化剂△组卷:39引用:1难度:0.7 -
5.可逆反应:2NO2⇌2NO+O2在体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进行,达到平衡状态的标志是( )
①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2
②单位时间内生成nmolO2的同时消耗2nmolNO
③用NO2、NO、O2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2:2:1的状态
④混合气体的颜色不再改变的状态
⑤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再改变的状态
⑥混合气体的压强不再改变的状态
⑦混合气体的平均相对分子质量不再改变的状态组卷:13引用:3难度:0.5 -
6.一定量的混合气体在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mA(g)+nB(g)⇌pC(g)达到平衡时,维持温度不变,将气体体积缩小到原来的
,当达到新的平衡时,气体C的浓度变为原平衡时的1.9倍,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12组卷:83引用:9难度:0.7 -
7.在一个1L的密闭容器中,加入2molA和1molB,发生下述反应:2A(g)+B(g)⇌3C(g)+D(s) 达到平衡时,C的浓度为1.2mol/L,维持容器的体积和温度不变,加入3molC和1molD,达到平衡后,C的转化率为( )
组卷:3引用:1难度:0.4 -
8.在恒温时,一固定容积的容器内发生如下反应:2NO2(g)⇌N2O4(g) 达到平衡时,再向容器内通入一定量的NO2(g),重新达到平衡后,与第一次平衡时相比,NO2的体积分数( )
组卷:313引用:44难度:0.9 -
9.温度为T时,向VL的密闭容器中充入一定量的A和B,发生反应:A(g)+B(g)⇌C(s)+xD(g)ΔH>0,容器中A、B、D的物质的量浓度随时间的变化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3难度:0.6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4个小题,共50分):
-
28.以甲醇为燃料的新型电池,其成本大大低于以氢气为燃料的传统燃料电池,目前得到广泛的研究,如图1是目前研究较多的一类固体氧化物燃料电池工作原理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B极上的电极反应式为
(2)若用该燃料电池做电源,用石墨做电极电解硫酸铜溶液,则电解时阳极的反应式为
(3)目前已开发出用电解法制取ClO2的新工艺。
①如图2示意用石墨做电极,在一定条件下电解饱和食盐水制取ClO2。若用上述甲醇燃料电池进行电解,则电解池的电极a接甲醇燃料电池的
②电解一段时间,当阴极产生的气体体积为112mL(标准状况)时,停止电解。通过阳离子交换膜的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为组卷:80引用:2难度:0.3 -
29.某小组同学利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铁的电化学腐蚀原理的探究实验:
装置 分别进行的操作 现象 Ⅰ.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酚酞 Ⅱ.连好装置一段时间后,向烧杯中滴加 K3[Fe(CN)]6溶液 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
①实验Ⅰ中的现象是
②用电极反应解释实验Ⅰ中的现象:
③用离子方程式解释铁片产生蓝色沉淀原因:
(2)查阅资料:K3[Fe(CN)]6具有氧化性。
①据此有同学认为仅通过Ⅱ中现象不能证明铁发生了电化学腐蚀,理由是
②进行下列实验,在实验几分钟后的记录如下:实验 试管中的溶液 现象 滴入K3[Fe(CN)6] Ⅲ.蒸馏水 无明显变化 Ⅳ.1mol/LNaCl 铁片表面产生大量蓝色沉淀 Ⅴ.0.5mol/LNa2SO4 无明显变化
b.为探究阴离子的存在对此反应的影响,小组同学将铁片酸洗(用稀硫酸浸泡后洗净)后再进行实验iii,发现铁片表面产生蓝色沉淀。此补充实验表明氯离子的作用是组卷:15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