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云南省昭通市巧家县九年级(下)期中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12/15 21:0:2

一、选择题(请选出一个最符合题意的答案,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相应位置填涂。每小题2分,共50分)

  • 1.“认识自己,方能认识人生。”下列观点符合这一内涵的有(  )
    ①正确认识自己促进自我发展
    ②正确认识自己保障人生完美
    ③正确认识自己无须他人评价
    ④正确认识自己利于接纳自己

    组卷:24引用:3难度:0.6
  • 2.“少而好学,如日出之阳;壮而好学,如日中之光;老而好学,如炳烛之明。”这一名言说明了(  )

    组卷:90引用:13难度:0.5
  • 3.在东京奥运会,陈梦在打完半决赛后接受日媒采访:“你的优点是什么?”陈梦回答说:“自信的时候,所有的地方都是我的优点。”陈梦最终凭着强大的自信和精进的球技获得了奥运冠军。对此,下列解读正确的有(  )
    ①自信让我们能够展示优势与才华
    ②自信是事业取得成功的决定因素
    ③自信让我们有信心尝试与坚持
    ④自信需要克服自己的弱点与惰性

    组卷:2引用:1难度:0.8
  • 4.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七一勋章”获得者张桂梅、“人民英雄”张定宇、航天员杨利伟、“排雷英雄战士”杜富国……都来到现场观礼,共同见证百年荣光。这些英雄用行动诠释了生命的价值在于(  )

    组卷:17引用:3难度:0.8
  • 5.孔子曰:“友直,友谅,友多闻,益矣。”这告诉我们,交朋友要交(  )
    ①正直的人
    ②诚信的人
    ③大方的人
    ④见多识广的人

    组卷:17引用:3难度:0.6
  • 6.教育部颁布了《中小学教育惩戒规则(试行)》。如图漫画提醒我们(  )

    组卷:159引用:8难度:0.8
  • 7.“钱是我凭本事借来的,我为什么要还?”一句让人气愤的话,却道出了很多讨债人的无奈。2022年春晚小品《还不还》真实反映了现代人际关系中“借钱容易,还钱难”的现象。沈腾扮演的“老赖”在向两个同学借钱之后,通过多种方式恶意逃避还债,同时还在背地里讽刺两个同学是“傻伦”和“缺心远”,把无赖演绎得淋漓尽致。你想对借钱不还的人说(  )
    ①要珍惜个人的诚信记录
    ②要真诚待人,信守承诺
    ③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
    ④诚信是企业的有形资产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8.下列做法有利于创建良好班集体的有(  )
    ①积极报名参加学校组织的活动,努力获取荣誉
    ②选举品德好、善于沟通、有责任心的同学当班干部
    ③积极参与班级公约的制定,并自觉遵守
    ④寻找志趣相投的同学结成小团体,坚持小团体主义

    组卷:96引用:6难度:0.7
  • 9.2021年12月24日,“2021云南好人”颁奖晚会举行。晚会现场,带领安宁“小桔灯”志愿服务队凝聚向善力量的陈保兰,献血11000毫升投身公益事业的外卖小哥张玉鑫10组“云南好人”的事迹让现场观众深受感动。(  )

    组卷:14引用:1难度:0.8
  • 10.2021年6-10月,我国共计清理网络有害信息1000余万条,封堵关闭网站11万余个,查办网络案件2012起。这是各地各部门2021年开展“净网”集中行动的工作成果数据。“一定要打掉背后的灰色产业链”“希望净网力度持续加大”……这是网民在看了“净网”集中行动相关报道后的留言。这警示青少年面对网上信息要(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三、分析说明题(请将答案书写在答题卡相应题号的位置。共24分)

  • 30.【加强法治建设】
    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了《法治政府建设实施纲要(2021-2025年)》,要求畅通违法行为投诉举报渠道,对举报严重违法违规行为和重大风险隐患的有功人员依法予以奖励和严格保护;确立了今后五年法治政府建设的总体目标,明确到2025年,政府行为要全面纳入法治轨道。
    (1)党和政府为什么重视法治建设?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于202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次就家庭教育进行专门立法。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
    (2)请从法律的作用的角度,分析家庭教育由“家事”上升为“国事”的意义。

    组卷:1引用:1难度:0.5
  • 31.【学习新年贺词感悟中国力量】
    新年前夕,国家主席习近平通过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和互联网,发表了2022年新年贺词。
    习近平指出:“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我也是从农村出来的,对贫困有着切身感受。经过一代代接续努力,以前贫困的人们,现在也能吃饱肚子、穿暖衣裳,有学上、有房住、有医保。全面小康,摆脱贫困是我们党给人民的交代,也是对世界的贡献。”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为什么党要带领人民实现全面小康、摆脱贫困。
    习近平指出:“黄河安澜是中华儿女的千年期盼。近年来,我走遍了黄河上中下游9省区。无论是黄河长江‘母亲河',还是碧波荡漾的青海湖、逶迤磅礴的雅鲁藏布江;无论是南水北调的世纪工程,还是塞罕坝林场的‘绿色地图’;无论是云南大象北上南归,还是藏羚羊繁衍迁徙……这些都昭示着,人不负青山,青山定不负人。”
    (2)结合上述材料和所学知识,分析我们是如何做到“人不负青山”的。

    组卷:0引用:1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