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5年浙江省普通高校招生高考通用技术试卷(9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如图所示的家庭光伏发电设备,光伏组件吸收太阳光后产生直流电,逆变器将直流电转化为交流电供家庭使用,多余电量可上传至公共电网中.下列关于该发电技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2引用:11难度:0.7
  • 2.如图所示是一款手镯式蓝牙耳机,耳机嵌放在手镯中,使用时从手镯中抽出,非常方便.从人机关系角度分析,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19难度:0.9
  • 3.如图所示是一款智能输液器,通过旋钮设定输液的量和时间后,输液器自动计算并控制流速.下列关于该输液器的分析中,不是从人机关系角度考虑的是(  )

    组卷:6引用:6难度:0.9
  • 4.如图所示是一款便携椅,要求椅面能承重75kg,台面能承重10kg.下列检验该椅子强度的方案中合理的是(  )

    组卷:15引用:9难度:0.9
  • 5.如图所示是一款瓜果切片器,可一次把瓜果分切为12块.设计该产品时,下列因素中从“物”的角度考虑的是(  )

    组卷:34引用:16难度:0.5
  • 6.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请完成6-7题.

    小王同学加工该零件时,发现尺寸标注不全,漏标的尺寸有(  )

    组卷:12引用:0难度:0.90
  • 7.如图所示是某零件的三视图,请完成6-7题.

    用大小合适的铝板加工该零件,下列工艺流程中合理的是(  )

    组卷:10引用:0难度:0.90
  • 8.如图所示是某同学锯割的工件,锯割发生歪斜,下列情况中会造成锯缝歪斜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7

四、分析评价题(本大题共8分)

  • 28.如图所示的隧道内设置有通风控制系统,用于调节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当检测装置测出隧道内的烟雾浓度值超过设定值时,控制器控制电机带动风叶运转,改善隧道内的空气质量和能见度.请回答下列各题:
    (1)根据上述描述,分析该系统的控制过程,在方框图中横线处填写相应的内容.

    (2)该系统在设计时,根据隧道的长度、车流量、汽车尾气排放量、气候建立数学模型进行研究,为确定风机的通风量和机组的数量、布置测控点提供依据,这体现了系统分析的
     
    原则(在①整体性;②科学性;③综合性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3)该系统发生故障后,当隧道内的烟雾浓度值超过设定值时,容易发生交通事故.为了提高系统的可靠性,确保隧道内行车安全,需要对系统进行优化,以下措施中合理的是
     
    (在下列措施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①在隧道口设置声光报警装置,提醒司机注意;
    ②在隧道口设置减速带;
    ③增加备用设备.当该系统发生故障时,备用设备能自动投入使用.

    组卷:2引用:4难度:0.9

五、技术应用题(本大题共16分)

  • 29.如图所示是一款两用梯,将人字梯的一侧上翻后行程直形梯,请设计上翻后固定上下梯柱的连接件.已知梯柱材料为60mm×60mm的实木,制作连接件的材料为钢板,其他配件自选.设计要求如下:
    A.连接件能可靠地固定上下梯柱,具有足够的连接强度;
    B.在梯子上翻和下折时,连接件能快捷、方便地固定和松开;
    C.结构简单.
    请根据上述设计要求,完成以下任务:
    (1)画出连接件的设计草图,必要时可用文字说明;
    (2)在设计草图上标注连接件的主要尺寸;
    (3)说明你设计的连接件是如何固定在直形梯上,在梯子上翻和下折时,如何实现快捷、方便固定和松开;
    (4)在直形梯踏板上依次放置重物,观察梯子的变形情况,以验证设计是否满足要求.该试验的主要目的是检验
     
    (在①踏板与梯柱间连接是否牢固可靠;②踏板是否牢固;③梯柱间的连接是否牢固可靠中选择一项,将序号填写在横线处).

    组卷:22引用:5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