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教版八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2章 光(44)
发布:2024/11/28 21:0:3
一、选择题(共13小题)
-
1.人眼的晶状体相当于凸透镜,当人观察物体时,物体在视网膜上所成的像是( )
组卷:761引用:67难度:0.9 -
2.下列四种光学仪器中,与人的眼球形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1526引用:42难度:0.9 -
3.如图是某人眼睛看物体时的成像示意图,则他的眼睛类型及矫正需要选用的透镜分别是( )
组卷:1538引用:37难度:0.9 -
4.下列生活中的物理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193引用:39难度:0.9 -
5.如图,一束来自远处物体的光经某同学眼睛的角膜和晶状体折射后所成的像落在视网膜之前,则该同学是( )
组卷:1658引用:68难度:0.9 -
6.小华视物时成像情况如图所示,医生向她介绍激光手术:通过激光烧蚀厚度均匀的透明眼角膜,使之改变形状,实现视力矫正。手术后的眼角膜形状应为下列图中的( )
组卷:3311引用:101难度:0.9 -
7.下列关于平面镜和透镜的应用所对应的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573引用:39难度:0.9 -
8.下列光学仪器中成像原理与眼睛的成像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290引用:37难度:0.9 -
9.把一物体放在凸透镜前,在凸透镜另一侧12cm处得到缩小的像,该凸透镜的焦距可能是( )
组卷:572引用:46难度:0.9 -
10.用水彩笔在磨砂电灯泡的侧面画一个你所喜欢的图案,然后接通电源,拿一个凸透镜在灯泡和白墙之间移动,下列情况不可能发生的是( )
组卷:719引用:52难度:0.7
三、解答题(共3小题)
-
29.人类的眼睛好像一架照相机,通过调节晶状体的凹凸程度可以使远近不同的物体在视网膜上成清晰的像。眼睛调节的两个极限点叫做远点和近点。正常人眼睛观察近处物体最清晰而又不疲劳的距离大约是25厘米,这个距离叫明视距离。根据上文:
(1)你认为正常人眼睛的观察范围是。
A、0到10厘米
B、10到25厘米
C、25厘米到极远处
D、10厘米到极远处
(2)远视眼是来自近处物体的光成像于视网膜(选填“前”或“后”);矫正时在眼睛前面放一个如图(选填“甲”或“乙”)中的透镜,就能使光会聚到视网膜上。组卷:384引用:41难度:0.5 -
30.小华参观展览会,在一个小展室里可见一个女导游在介绍商品,如图所示。试着与她握手,却发现是一个虚拟导游。可望而不可即。后来他发现这个女导游只是在一个玻璃屏风后倒立的电视机屏幕上经过处理的一个形象而已。则这个玻璃屏风是 镜,这个虚拟导游是 像(选填“虚”或“实”),电视机屏幕与玻璃屏风的距离应满足的条件是 。
组卷:722引用:6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