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年江苏省新高考“八省联考”高考地理适应性试卷

发布:2024/12/29 20:30:3

一、单项选择题:共22题,每题2分,共44分。每题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

  • 1.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如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兵团人最初建造的“地窝子”主要分布在(  )

    组卷:17引用:0难度:0.70
  • 2.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如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地窝子”的主要功能是(  )

    组卷:15引用:0难度:0.70
  • 3.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入新疆之初,为了开发新的耕地,兵团人多就近建造半地下式的地窖房子,俗称“地窝子”。如图为“地窝子景观图”。据此回答1~3题。
    现在保留部分“地窝子”的主要目的是(  )

    组卷:17引用:0难度:0.50
  • 4.某校地理兴趣小组联合有关人员测量了日出方位角(相对于正东方向偏北或偏南的角度)。如表为“不同纬度日出方位角测量数据表”。据此回答4~6题。
    太阳直射点纬度(°) 0
    (春分)
    5.85
    (清明)
    11.32
    (谷雨)
    16.37
    (立夏)
    20.07
    (小满)
    23.43
    (夏至)
    30°N的日出方位角(°) 0 6.8 13.1 19.0 23.3 27.3
    60°N的日出方位角(°) 0 11.8 23.1 34.3 43.3 52.7

    测量日出方位角的首要步骤是确定观测点的(  )

    组卷:17引用:0难度:0.70

二、非选择题:共3题,共56分。

  • 24.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大运河是世界上距离最长、规模最大的人工运河,承载着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和灿烂的文明。党中央、国务院作出重大决策部署,提出以文化为引领,统筹保护好、传承好、利用好大运河宝贵遗产,推进大运河国家文化公园建设。
    材料二:大运河江苏段自北向南,主要包括中运河、淮扬运河(也称里运河)、江南运河等三大部分,也包括通济渠(唐宋运河汴河段)等历史河段。大运河江苏段积淀着源远流长、丰富多彩的地域文化,包括楚汉文化、淮扬文化、金陵文化和吴文化等。如图为“大运河江苏段地理略图”。

    (1)简述历史上大运河的地理意义。
    (2)大运河江苏段自北向南主要包括三大部分。简述各段运河所流经地区的自然地理特征(气候、水文)及农业生产差异。
    (3)请写出图中A、B、C、D对应的大运河江苏段所积淀的地域文化名称。
    (4)简述新时期大运河的功能,并对开展大运河江苏段文化保护与传承提出建议。

    组卷:23引用:1难度:0.3
  • 25.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科技创新中心是科技创新作为城市核心功能在地域空间的集中体现,一个国家科技创新中心的数量和等级是该国科技实力在空间上的直接反映。图1为“2019年世界主要城市群和前40位科技创新中心分布示意图”。

    材料二:经济文化的发展,影响着创新活动的转移。美国自20世纪60年代起,新兴工业的发展,使创新活动中心向郊区转移;近年来,随着知识经济的发展,创新活动又向市区集聚,并形成一种新的城市空间-创新街区。图2为“创新街区构成要素示意图”。

    (1)概括世界主要科技创新城市分布的特点,并分析其形成的主要原因。
    (2)分析美国20世纪60年代创新活动中心迁往郊区以及近年来回归城市的原因。
    (3)基于创新街区的构成要素,阐述其对我国旧城改造的借鉴意义。

    组卷:29引用:3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