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广东省东莞市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21 0:30:2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共40分。第1~12小题,每小题2分;第13~16小题,每小题2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新鲜蔬菜中含有柔嫩的纤维素,既能加速肠道内食物残渣的排出,又有降低血液中胆固醇的功能。纤维素与下列物质中元素组成最相似的一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2.沙眼衣原体是一类导致人患沙眼的病原体,通过电子显微镜观察其细胞结构,可以确定沙眼衣原体是原核生物。作为判断的主要依据是(  )

    组卷:13引用:6难度:0.8
  • 3.完整的细胞结构是细胞进行正常生命活动的基础。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3引用:1难度:0.7
  •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节选自《己亥杂诗》)。诗句描绘的景象体现了(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5.如图为某种群增长速率的变化规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7
  • 6.2021年10月,我国各地启动新冠疫苗第三针加强针接种,对象为完成第二针接种满6个月的18岁及以上人群,体现了党和国家对人民身体健康的关切。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
  • 7.如图是T2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的部分操作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7

(二)选考题:共12分。请考生从2道题中任选一题作答。如果多做,则按所做的第一题计分。[选修1:生物技术实践]

  • 21.发酵制氢技术是我国为早日实现“碳中和”(COμ2排放量与减少量相等)开发的新能源技术之一,主要技术流程如图。

    某研究团队为优化制氢条件,探究了底物浓度、温度对某细菌消耗等质量原料后累计产氢量的影响,实验数据如表:
    底物浓度g•L-1 25 25 25 35 35 35 45 45 45
    温度℃ 25 30 35 25 30 35 25 30 35
    累计产氢量mL 76.8 157.6 52.4 196.2 198.5 18.5 98.4 96.8 83.2
    回答下列问题:
    (1)秸秆中富含的纤维素可以为产H2细菌提供
     
    (选填“碳源”或“氮源”)。为提高这些细菌的利用次数,可用
     
    法对细菌进行固定。
    (2)由表可知,
     
    条件下该细菌的累计产氢量最高。在该温度条件下,底物浓度偏高或偏低都会减少累计产氢量,推测原因是
     

    (3)传统农业中,水稻、小麦的秸秆常被农民焚烧,既产生浓烟污染环境,又增加CO2排放。在如图装置中以秸秆为原料发酵制氢,既可以获得H2新能源,又可以
     
    ,有利于早日实现碳中和。

    组卷:4引用:1难度:0.5

[选修3:现代生物科技专题](12分)

  • 22.面对新冠疫情,我国一直坚持严格防控措施,“零容忍”彰显人民立场制度优势。坚持中高风险地区的大面积核酸检测、适龄人群接种疫苗构建免疫屏障是严格防控的主要措施。新冠病毒核酸检测常采用RT﹣PCR检测法,技术流程如图,①②③④⑤表示相关步骤。

    回答下列问题:
    (1)步骤①需要的酶是
     
    ,步骤④需要的酶是
     
    ,引物A和引物B是根据
     
    序列合成的。
    (2)步骤③的目的是
     
    ,如果该步骤出现失误,对检测结果的影响是
     

    (3)新冠病毒抗体检测可作为核酸检测的补充,抗体检测的原理是
     
    。对某人进行检测时发现,其核酸检测为阴性,抗体检测呈阳性,原因可能是
     

    组卷:23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