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北京市海淀区中国农大附中高一(上)期中地理试卷

发布:2024/11/8 12:3:16

一、单选题

  • 1.2021年6月11日,国家航天局在京举行天问一号探测器着陆火星首批科学影像图揭幕仪式,公布了由“祝融号”火星车拍摄的着陆点全景、火星地形地貌、“中国印迹”和“着巡合影”等影像图。首批科学影像图的发布标志着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至此,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一次性完成了“绕、着、巡”三步。读表,完成1~3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2 公转周期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a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a 23小时37分

    在下述条件中,火星与地球最接近的是(  )

    组卷:1引用:1难度:0.70
  • 2.当前各国新一轮空间竞赛正向深空拓展,被称为“袖珍地球”的火星成为新一轮空间竞争的焦点。由于各国在空间探测中一般避循“谁先占有,谁先开发,谁先受益”的原则,多位专家预言,在未来几个世纪内,各个发达国家将在火星开发中掀起一场新的“圈地运动”。读表,完成下题。
    行星 质量(地球为1) 体积(地球为1) 平均密度(g/cm) 公转周期(a) 自转周期 四季更替
    地球 1.00 1.00 5.52 1.0 23小时56分
    火星 0.11 0.15 3.96 1.9 24小时37分

    人类太空探测对火星情有独钟的原因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60
  • 3.2015年1月19日,失联11年的欧洲火星探测器“猎兔犬2号”在火星现身,其主要任务是探测火星生物存在的证据。读太阳系模式图,据此完成下面47~48题。

    下列可作为火星上存在生物证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4.“嫦娥五号回来了!带着月壤回来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内蒙古四子王旗,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4~5题。
    图中包括的天体系统有(  )

    组卷:4引用:0难度:0.70
  • 5.“嫦娥五号回来了!带着月壤回来了!”2020年12月17日凌晨,内蒙古四子王旗,在闯过月面着陆、自动采样、月面起飞、月轨交会对接、再入返回等多个难关后,历经重重考验的嫦娥五号返回器携带月球样品成功返回地面。读“地球、月球绕日运行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
    升空后的“嫦娥四号”不属于下列哪个天体系统的天体(  )

    组卷:4引用:0难度:0.80
  • 6.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8~9题。
    全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分布的突出特点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7.读“北半球到达大气上界太阳辐射随纬度变化的分布”图,完成下面小题。
    太阳辐射对地理环境的影响主要有(  )
    ①维持地球表面的温度
    ②推动大气运动、水循环的主要能源
    ③为地球火山爆发提供能源
    ④地球生物生存所需要能量的主要来源

    组卷:7引用:0难度:0.70
  • 8.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上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结合图完成8~9题。
    下列关于图中太阳大气层的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9.太阳活动爆发被人们形象地称为“太阳发脾气”,人们也一直在研究“太阳发脾气”时地球发生的变化,但仍有很多领域的问题难以解决。据此回答5~6题。
    “太阳发脾气”时可能发生(  )
    ①手机用户通话时信号时强时弱
    ②信鸽迷途
    ③地球各地的夜空产生极光
    ④固定电话信号中断

    组卷:0引用:0难度:0.70
  • 10.在德国和日本,随处可见厂房和大楼屋顶的黑色“硅板”,这就是太阳能屋顶。风和日丽的白天,“屋顶”将太阳能转化为电能,把富余的电能并入电网;傍晚人们下班时,再使用从电网购买的电。目前上海市正在推广“太阳能屋顶计划”,预计到2030年,上海市20%的用电来自太阳能。上海的年平均太阳总辐射量高于德国和日本,是由于(  )

    组卷:4引用:1难度:0.5
  • 11.读“我国太阳年辐射总量分布”图,完成11~12题。

    太阳能热水器利用条件最优和最差的城市分别是(  )

    组卷:1引用:0难度:0.50

三.地理学习应重视对地理问题的探究,地理实验既是方法,又是重要内容。(共27分)

  • 60.小辰同学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回答问题。
    实验材料:足够冷的小石头、塑料薄膜、装干沙子的小盆、水、橡皮筋、透明平底盆。
    (常温下实验)实验步骤:①在透明平底盆中加适量的水,直至水没过盆底。然后把一个装干沙子的小盆放入盆中央。②用透明塑料薄膜盖住盆口,并用橡皮筋扎紧,将盆放在阳光下。③过足够长的时间把冷的小石头放在塑料薄膜上压陷塑料薄膜。注意小石头要放在装干沙小盆正上方。

    (1)观察到实验结果:①塑料薄膜上有
     
    现象,②水珠沿着小石块下压的方向聚集,③水珠往装干沙的小盆滴下,④最后小盆的干沙
     

    (2)该实验模拟水循环现象的环节有:
     
    。(至少两个)
    (3)对陆地水资源更新作用最大的是
     
    (水循环的类型),我国最大的内流河塔里木河参与的是
     
    循环。
    (4)我国南水北调工程是人类对图2中
     
    (写字母)环节施加影响,其主要目的是
     
    。最能代表我国夏季东南风的环节是
     
    (写字母)。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61.为了解“地球的宇宙环境”,小辰同学进行自主学习探究活动。阅读相关资料回答下列问题,帮助该少年完成学习探究任务。
    学习材料:八大行星主要物理性质比较表、太阳系模式图1。
    任务一  读表和图,认识地球在宇宙中的位置。该同学对地球在宇宙中位置是这样描述的:
    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是浩瀚宇宙中的一个天体。
    地球所处的天体系统,按照级别从高到低,依次为可观测宇宙、河外星系、太阳系、地月系。
    地球是太阳系的八大行星之一,它和其他行星在同一条椭圆轨道上围绕太阳公转,公转方向不同。按照距离太阳由近及远的顺序,地球排在第三位,地球内侧相邻的是金星,地球外侧相邻的是土星。
    太阳是距离地球最近的恒星,日地平均距离约1.5千米。
    行星 距太阳(地球=1) 体积(地球=1) 赤道半径(千米)
    水星 0.387 0.056 2440
    金星 0.723 0.856 6050
    地球 1.00 1.00 6378
    火星 1.52 0.15 3395
    木星 5.20 1316.00 71400
    土星 9.50 745.00 60000
    天王星 19.20 65.20 25900
    海王星 30.10 57.10 24750

    (1)请你挑出该同学描述中的两处错误,按示例格式抄写错误原文并改正。
    【示例】错误:原文:河外星系      改正:银河系
    任务二  参考表和图,制作太阳系模型模拟地球的宇宙环境。
    (2)读图2“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照片”,请你从科学性角度对该同学制作的太阳系模型进行简单评价,并提出改进建议。
    任务三  在前面学习和制作模型的基础上,探寻地球上存在生命的主要原因。
    (3)地球上生命活动的主要能量来源是
     

    A.太阳辐射
    B.太阳活动
    C.地热能
    D.重力势能
    (4)地球上有生命存在的主要原因有
     

    A.地球与太阳的距离适中
    B.地球有一颗天然卫星——月球
    C.地球所处宇宙环境稳定
    D.地球是太阳系八大行星之一

    组卷:8引用:2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