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必修上册《第三单元》2021年单元测试卷(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课内知识考查(本题共2小题,6分)

  • 1.下列文学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组卷:42引用:5难度:0.9
  • 2.选出对下列划线字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473引用:12难度:0.5

二、古代诗歌阅读(本题共1小题,9分)

  • 3.阅读下面这首唐诗,完成下列各题。
    江  村
    杜甫
    清江一曲抱村流,长夏江村事事幽。
    自去自来堂上燕,相亲相近水中鸥。
    老妻画纸为棋局,稚子敲针作钓钩。
    但有故人供禄米,微躯此外更何求。
    【注】这首诗写于唐肃宗上元元年(760)。在亲友的资助下,杜甫在不曾遭到战乱骚扰、暂时还保持安静的成都郊外的浣花溪畔建成了几座草房以栖身。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诗的首联简单交代了初夏时节草堂周围清幽的环境。
    B.全诗前后啮合,照应紧凑:“堂上燕”属“村”,“水中鸥”属“江”;“棋局”正顶“长夏”,“钓钩”又暗寓“清江”。
    C.作者借对草堂生活的抒写表达了对田园生活的喜爱,对归隐生活的渴求。
    D.艺术角度来看,这首诗写法精严而又流转自然;字句精炼、刻画细微,而又让人无迹可寻。
    (2)诗歌的颈联是如何表达情感的?其中隐含的情感与《登高》中颈联所表达的情感有什么不同?

    组卷:10引用:6难度:0.5

  • 8.下列是对《乡土中国》这本书的理解与分析,请根据描述填写出相应内容。
    (1)费孝通在《乡土中国》中写道:“村子里几百年来老是这几个姓,我从墓碑上去重构每家的家谱,清清楚楚,一直到现在还是那些人。乡村里的人口似乎是附着在土地上的,一代一代地下去,不太有变动。”材料主要反映了
     
    和 
     
    人身依附关系。
    (2)每个人都是他社会影响所推出去的圈子的中心,和别人所联系成的社会关系如同一圈一圈向外推的波纹,关系愈推愈远,人情也愈推愈薄。这反映了乡土社会的社会结构是
     
     格局。

    组卷:19引用:3难度:0.8
  • 9.名句默写。
    (1)毛泽东在《沁园春•长沙》中,用
     
     
    两句表现了年轻的同学们意气奔放,正强劲有力。
    (2)陶渊明《归园田居(其一)》中“
     
     
    ”表现了脱离官场、如释重负的愉快心情,是《归园田居(其一)》的点睛之笔。
    (3)曹操《短歌行》中“
     
     
    ”两句,把贤才比作光照宇内、可望不可即的月亮,表达了对贤才的渴望。
    (4)《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最能表现李白性格(或主旨)的句子是
     
     

    (5)杜甫《登高》中情景交融,意境旷达,极写自己羁旅之愁和孤独之感的句子是:
     
     

    (6)苏轼《赤壁赋》中“
     
     
    ”回顾了历史中曹操的形象,为下文的生命之叹张本。
    (7)姚鼐《登泰山记》中“
     
     
     
    ”描写了日出后日观亭以西诸峰的景象。
    (8)《静女》中表现“爱屋及乌”思想的句子是:“
     
     
    ”。

    组卷:13引用:1难度:0.9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