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扬州市高邮市树人学校八年级(上)第二次月考物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关于下列光学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314引用:11难度:0.9
  • 2.如图所示,为防疫新冠病毒,学校在用测温枪检测体温。测温枪的学名是“红外线测温仪”或者“红外线辐射测温仪”它的原理是:被动吸收目标的红外辐射能量,从而获得物体温度数值。下列与红外线测温仪有关的说法正确的(  )

    组卷:147引用:2难度:0.8
  • 3.下列所示的四个现象中,属于光的折射的是(  )

    组卷:318引用:15难度:0.6
  • 4.为避免司机低头观察汽车仪表、忽略路况造成事故,厂商开发出抬头显示器,汽车仪表安装在驾驶台上、显示面水平朝上,司机平视,借助透明挡风玻璃看到竖直的仪表显示的像,如图所示。则(  )

    组卷:91引用:3难度:0.5
  • 5.宝鸡目前出现了很多“刷脸”支付的机器,如图所示,消费者只需面对摄像头(相当于一个凸透镜),经系统自动拍照、扫描等,确认相关信息后,即可迅速完成交易。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95引用:6难度:0.7
  • 6.在透明玻璃杯的杯底放一枚硬币,然后倒入一些水。把杯子端到眼睛的高度,再慢慢下移。当杯子下移到某一位置时,如图所示,可以看到大、小两枚硬币。以下对这一现象解释合理的是(  )

    组卷:61引用:3难度:0.7
  • 7.如图所示,平面镜前有四个小球。图中小球的虚像不能被眼睛看到的是(  )

    组卷:500引用:9难度:0.9
  • 8.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如图所示,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5cm。若凸透镜远离纸的过程中光斑一直变大,则该凸透镜的焦距(  )

    组卷:4042引用:23难度:0.8
  • 9.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光屏上得到一个倒立、等大的实像,若想再模拟照相机的成像原理,应将(  )

    组卷:1581引用:24难度:0.7
  • 10.将烛焰位于凸透镜焦点以内,在透镜另一侧可以观察到放大的虚像。把一不透明的光屏置于烛焰与虚像之间,如图所示,则烛焰的像(  )

    组卷:714引用:8难度:0.8
  • 11.当蜡烛、透镜甲和光屏放置在图示位置时,烛焰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现保持蜡烛和透镜的位置不变,将透镜甲更换为透镜乙后,需将光屏向左移动距离s,方可在光屏上再次成清晰的像,则(  )

    组卷:2411引用:25难度:0.7

三、解答题

  • 32.在“探究光反射的规律”时,小李进行了如图甲所示的实验。

    (1)先将平面镜平放在水平桌面上,再把白色硬纸板放在平面镜上且与镜面保持垂直,白色的硬纸板表面应尽可能
    (光滑/粗糙),其目的是使光在纸板上发生
    。这样我们就能看清光的传播路径。
    (2)小李让一束光EO贴着纸板射到平面镜上,在纸板上会看到反射光线OF,然后将纸板绕ON向后折,如图乙所示,此时在NOF面上
    (看到/看不到)反射光线,此时,反射光
    (存在/不存在)。
    (3)为了进一步确定此时反射光线的位置,小李将纸板沿PQ剪开,将纸板的上半部分向后折,如图丙所示,发现在纸板右侧的
    (上部/下部)会看到反射光线。此实验现象说明反射光线、入射光线和法线
    (在/不在)同一平面。
    (4)在图甲中,如果让光线逆着OF的方向射向镜面,会看到反射光线沿着OE方向射出,这表明光反射时,光路是

    (5)关于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和“探究光的反射规律”这两个实验,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有

    A.这两个实验都需要进行多次测量,多次测量的目的相同
    B.前者实验中的玻璃板与桌面垂直,后者实验中的活动纸板也要与镜面垂直
    C.这两个实验中都需要用到刻度尺这个测量工具
    D.在探究“平面镜成像特点”实验中人看到烛焰在镜中的像,是由光的反射引起的

    组卷:42引用:1难度:0.6
  • 33.在“探究凸透镜成像的规律”的实验中,小明利用如图所示的装置进行实验,他先调整烛焰中心、透镜中心及光屏中心位于同一高度上,然后将它们调节到图示位置时,光屏上得到清晰的像。

    (1)若保持透镜位置不动,把蜡烛移到零刻度处,则应向
    (选填“左”或“右”)移动光屏才能在光屏上再次得到清晰的像,且像的大小
    (选填“变大”、“变小”或“不变”)。
    (2)若将蜡烛移到20cm刻度处透镜保持不动,移动光屏后再次得到清晰的像,则此时蜡烛经凸透镜成
    (选填“放大”、“缩小”或“等大”)的像。
    (3)人的眼睛是通过改变晶状体的厚度来看清远近不同物体的,现将图中虚线圆圈部分当作是人的“眼睛”,当蜡烛远离“眼睛”时,“眼睛”需调节凸透镜的厚度使其
    (选填“变薄”或“变厚”),改变其对光线的偏折能力,从而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若该“眼睛”无法调节凸透镜达到应有的厚度,则该“眼睛”为
    (选填“近视眼”或“远视眼”),应该配戴
    (选填“凸透镜”或“凹透镜”)进行矫正。
    (4)实验过程中由于蜡烛燃烧变短,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将向
    移动,为了使烛焰的像再次成在光屏中央,应将凸透镜向
    移动。(两空均填“上”或“下”)
    (5)如下图所示,当蜡烛在光具座A处时,光屏在B处得到了烛焰清晰的像,现将蜡烛由A处向左移动s到C处,为再次在光屏上成清晰的像,则他应将光屏向
    移动(选填“左”或“向”),移动距离s'
    s(选填“<”、“=”或“>”)。

    组卷:46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