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福建省莆田市城厢区部分学校中考化学模拟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本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华夏造物历史悠久,《天工开物》中记载的下列造物过程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66引用:70难度:0.8 -
2.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已经取得圆满成功。火星低层大气的主要成分如表,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气体成分 CO2 N2 Ar O2 其他 体积分数/% 95.32 2.7 1.6 0.13 0.25 组卷:65引用:3难度:0.8 -
3.中国科学家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从CO2到淀粉[(C6H10O5)n]的全合成,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15引用:3难度:0.6 -
4.地球上99%的溴元素存在于海水中,所以人们也把溴称为“海洋元素”,溴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原子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 )
组卷:11引用:3难度:0.6 -
5.下列归纳和总结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3引用:3难度:0.7 -
6.下列实验方案可以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
A.检验呼出气体中含有CO2 B.检验待测固体中有 CO2-3C.验证 CO2 密度比空气大 D.验证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 组卷:21引用:2难度:0.6
二、本卷共8题,共70分。
-
17.食品脱氧剂主要成分有铁粉、活性炭、氯化钠,发生脱氧反应消耗食品包装袋内的氧气延长食品保质期。实验小组探究脱氧反应发生条件和影响脱氧反应速率的因素。
实验一:探究脱氧反应发生条件
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如图2所示。
(1)结合图2分析,集气瓶②中铁粉发生脱氧反应的依据是
(2)实验一得出的结论是发生脱氧反应需要铁粉与氧气和
实验二:探究氯化钠、活性炭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室温下,利用5g铁粉和10滴水,改变活性炭和氯化钠的用量(见下表),用氧气传感器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含量变化,实验结果如图3、图4所示。实验编号 铁粉/g 活性炭/g 氯化钠/g 1 5 0 1 2 5 0.75 0 3 5 0.75 1 4 5 1.5 1 5 5 a 2
(4)实验1、3、4的目的是
(5)结合图4,对比实验2、3、5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三:探究硅藻土的用量对脱氧反应速率的影响
脱氧剂中还经常添加硅藻土,主要作用是吸附水分,同时疏松配料,使铁粉更易于与氧气接触。室温下,在一定量的脱氧剂中加入不同质量的硅藻土,测定密闭容器中氧气耗尽所需时间,如图5所示。
(6)由图5可知,硅藻土用量和氧气耗尽所需时间的关系是
(7)结合以上实验分析,脱氧剂的反应速率还可能受哪些因素影响组卷:147引用:2难度:0.5 -
18.高铁列车车体材料使用了含镍不锈钢。工业上火法炼镍(Ni)的原理是:C+2NiO
2Ni+CO2↑。若制得59kgNi,计算参加反应的NiO的质量(写出计算过程及结果)。高温组卷:72引用:5难度: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