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河南省三门峡市中考化学二模试卷
发布:2024/4/28 8:51:19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4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14分)
-
1.端午节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包粽子的馅料有多种食材,包括糯米、瘦肉、蛋黄、食盐等,上述馅料中缺少的营养素是( )
组卷:198引用:7难度:0.7 -
2.人类发展离不开化学家的贡献,下列有关化学发展简史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95引用:7难度:0.7 -
3.2023年“中国水周”的活动主题为“强化依法治水,携手共护母亲河”。下列关于水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5难度:0.7 -
4.河南省博物馆的“贾湖骨笛”是世界上发现的年代最早、至今尚可演奏的乐器。它的制作过程所发生的变化与下列变化一致的是( )
组卷:18引用:4难度:0.8 -
5.“人间四月芳菲尽,山寺桃花始盛开。”要使桃树花红叶绿、抗病虫害,应施用复合肥,下列属于复合肥的是( )
组卷:68引用:9难度:0.8 -
6.我国自主研制的“极目一号”Ⅲ型浮空艇的锚泊主系缆由聚乙烯纤维制成,该材料属于( )
组卷:430引用:14难度:0.7 -
7.化学课程体现“做中学、用中学和创中学”。重视实验活动,规范实验操作,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8 -
8.准确描述实验过程和现象有助于提高科学探究能力。下列现象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54引用:4难度:0.6
三、简答题(本题包括4个小题,共10分)
-
24.实验室制取某种气体X,X可能为氢气、氧气或二氧化碳。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用于加热试管的仪器名称是
(2)若将装置A和E连接制取气体X,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3)若用装置B和F制取气体X,装置中a和c相连,则气体X是组卷:8引用:2难度:0.6
四、综合应用题(共10分)
-
25.丰富多彩形的中华文物铭刻着中华文化的脉络,记录着中华文明的传承。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们利用假期参观博物馆。请分析下列内容,回答问题。
(1)认识文物:三星堆出土的文物使用了贴金技艺,贴金技艺利用了金具有良好的
(2)文物锈蚀:春秋战国时期,我国就开始生产和使用铁器。铁易生锈,用盐酸除铁锈的方程式为
(3)文物修复:在修复中常使用的颜料或填料有二氧化钛硫酸钡、二氧化硅等。硫酸钡中硫元素的化合价为
(4)故宫博物院有500多款宣德炉,大名鼎鼎的宣德炉原来是黄铜做的,黄铜是由铜锌制成的合金。取一块黄铜投入到一定量的硝酸银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得到滤液和滤渣。
①若滤渣中含有三种金属,写出该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②诺向滤液中滴加氯化钠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则原滤液中所含有的溶质有
(5)黄铜(Cu-Zn合金)中的铜锌都有较高的回收价值,利用稀硫酸处理废旧黄铜可以使铜锌分离,以便回收利用。取一定量的废旧黄铜样品和100g稀硫酸恰好反应,测得实验数据如图,请计算:
①该废旧黄铜样品中锌的质量为
②实验中所用稀硫酸的质量分数组卷:2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