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高级中学高一(上)仿真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语言文字运用(共20分)

  • 1.下列各句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

    组卷:374引用:4难度:0.9
  • 2.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五千年的中华文化体现的中华民族的精神追求,已成为中华民族区别于其他民族的精神标识。而其基本价值已积淀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成为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中华文化与中华民族______,中国人之所以为中国人的特性,不是生理的,而且是文化的、精神的因素;没有中华文化,中国人就不成其为中国人,中华民族就不成其为中华民族。中华文化的精神品格与价值追求,支撑了几千年来中华民族的繁衍生息和______.今天仍然是而且未来必将还是我们发展壮大的强大精神力量。中华文化的精神特质就是我们今天要大力弘扬的“中国精神”,而弘扬中国精神,是凝聚中国力量、走稳中国道路的关键。没有中华文化的______,就没有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放到世界文明史中来看,中华民族创造的______的中华文化具有独特的文化传统,独特的价值体系,独特的民族色彩,独特的历史进程。其长期的演化过程造就了我们的文化认同,赋予我们生命力和创造力,也决定了我们独特的发展路径。
    (1)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传承中华文化就是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B.传承中华文化必须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
    C.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是传承中华文化
    D.维系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就能传承中华文化
    (2)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一脉相承 薪火相传 博大精深 源远流长
    B.互为一体 前赴后继 博大精深 卓尔不群
    C.互为一体 薪火相传 繁荣昌盛 源远流长
    D.一脉相承 前赴后继 繁荣昌盛 卓尔不群
    (3)文中画横线的部分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不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B.不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C.不仅是生理的,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D.不仅是生理的因素,而是文化的、精神的

    组卷:386引用:48难度:0.5
  •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组卷:321引用:19难度:0.7

三、古代诗文阅读(共40分)

  • 9.阅读下面两首诗,完成各题。
    秋江送别
    [唐]王勃
    归舟归骑俨成行,江南江北互相望。
    谁谓波澜才一水,已觉山川是两乡。
    送柴侍御
    [唐]王昌龄
    沅水通波接武冈,送君不觉有离伤。
    青山一道同云雨,明月何曾是两乡。
    (1)这两首送别诗在情感上,《秋江送别》突出
     
    ;而《送柴侍御》突出
     
    ,与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中的“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情怀类似。
    (2)前人评《送柴侍御》“翻新脱妙”。比较《秋江送别》与《送柴侍御》两诗的后两句,分析后者写法的妙处。

    组卷:270引用:9难度:0.5
  • 10.名篇名句默写。
    (1)人生如梦,
     
    。(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
    (2)巫医乐师百工之人,
     
     
    ,其可怪也欤!(韩愈《师说》)
    (3)此去经年,
     
     
    ,更与何人说!(柳永《雨霖铃》)
    (4)山不厌高,海不厌深。周公吐哺,
     
    。(曹操《短歌行》)
    (5)
     
    ,飞星传恨,
     

    (6)元代戏剧家马致远的杂剧《青衫泪》根据白居易的诗《琵琶行》改编而成,剧名来自诗中的“
     
     
    ”两句。
    (7)《论语•先进》中写到孔子的四个弟子侍坐时各言其志,子路的志向是,用三年时间治理一个饱经忧患的千乘之国,“
     
     
    ”。
    (8)古人常常把酒吟诗,如苏轼在黄州赤壁“举酒属客,
     
     
    。”
    (9)《沁园春长沙》点明了时间、地点和特定的环境的诗句:
     
     
     

    (10)在《登泰山记》中,作者先后用拟人和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自己登上泰山山顶时刹那间的感受的句子是:
     
     

    组卷:7引用:1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