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人教版九年级上册《第3章 物质构成的奥秘》2019年单元测试卷(广东省湛江市廉江实验学校)(B)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19*2=38分)
-
1.地壳中含量最多的金属元素符号是( )
组卷:53引用:5难度:0.9 -
2.下列古诗蕴藏着分子的运动的是( )
组卷:73引用:2难度:0.6 -
3.A、B、C三只小烧杯内依次盛有一定体积的浓氨水、酚酞溶液、酚酞溶液,按图所示进行探究活动,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组卷:122引用:5难度:0.7 -
4.李涛同学撰写的“心目中的原子”短文中,阐述了以下观点,你认为不正确的是( )
组卷:490引用:51难度:0.9 -
5.下列对有关事实的解释正确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6 -
6.构成物质的微粒有分子、原子和离子,下列物质由原子直接构成的是( )
组卷:33引用:3难度:0.6 -
7.下列物质中,存在氧分子的是( )
组卷:191引用:19难度:0.9 -
8.下列关于原子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14引用:2难度:0.7
二、填空题(每空1分,57分)
-
25.在①分子、②原子、③原子核、④质子、⑤中子、⑥电子这些粒子中,找出符合下列条件的粒子,并将其序号填在相应的横线上。
(1)能直接构成纯净物的是
(2)化学变化中的最小粒子是
(3)带正电荷的是
(4)不显电性的是
(5)质量最小的是
(6)在同一原子中数目一定相等的是
(7)能保持氧气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氧
(8)能保持汞的化学性质的粒子是汞组卷:16引用:1难度:0.6 -
26.某同学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探究“分子的性质”,请回答下列问题:
【查阅资料】氨水易分解产生有刺激性气味的氨气
【进行试验】图Ⅰ是课本中某个探究实验,几分钟后该实验中可以看到的现象是甲烧杯
【实验改进】老师对图Ⅰ所示的装置进行了改进(如图Ⅱ所示),并进行了以下操作:
①取一长条形滤纸,等距离滴加无色酚酞试液;
②将滴加了无色酚酞试液的长条形滤纸放入一洁净的试管中,并在试管口塞一团棉花;
③向脱脂棉上滴加几滴浓氨水。
【分析讨论】(1)按照改进后的实验,几分钟后观察到的现象是
(2)实验过程中若发现滤纸条没有变红而棉花变红,其可能原因是
【拓展延伸】同学们经过讨论后认为,图Ⅰ、图Ⅱ所示装置虽能证明分子的性质,但不能证明影响分子性质的因素,于是又设计了如图Ⅲ所示的装置。
在U型管的两个管口分别放入卷成筒状的棉纱布,并用橡皮塞塞紧。用注射器吸取2mL的酚酞溶液从橡皮塞慢慢注入棉纱布上,使其润湿,从另一管口插入吸取了2mL浓氨水的注射器。按此方法再组装好另一套装置,将其中一套装置的下端放入热水中,并同时向两支U型管中注入浓氨水。
(1)按照图Ⅲ所示的装置进行操作,几分钟后看到的现象是
(2)图Ⅲ所示的实验方法相对于图Ⅰ所示的实验方法,具有哪些优点:①组卷:341引用:14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