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101中学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部分共40小题,1-30题每小题1分,31-40题每小题1分,共5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选出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项。
-
1.下列选项中所用研究方法对应不正确的是( )
组卷:47引用:3难度:0.4 -
2.以下是同学们在进行校园生物调查时的情况,按照发生的先后顺序,四个选项中排列正确的是( )
①月季叶片上的圆孔是怎么形成的呢?
②确定调查路线
③发现月季叶片上有圆形的孔
④发现蜗牛,猜想月季叶片的圆孔是蜗牛啃食造成的
⑤在楼前花坛看到月季,记录下名称和数量组卷:172引用:8难度:0.7 -
3.某研究小组要进行“某校同学是否吃早餐”的调查,下列措施中不恰当的是( )
组卷:143引用:15难度:0.9 -
4.下列诗句描绘的现象中,不属于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571引用:88难度:0.9 -
5.盆栽的绿萝,窗台外侧比窗台内侧的长势茂盛,这一现象说明生物( )
组卷:1047引用:70难度:0.5 -
6.下列描述体现生物的遗传现象的是( )
组卷:105引用:3难度:0.8 -
7.下列关于实验法基本过程的正确顺序是( )
组卷:33引用:7难度:0.9 -
8.如果实验结果与实验假设相矛盾时,下列做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9.沙漠上植被稀少,影响植物在沙漠中分布的主要非生物因素主要是( )
组卷:26引用:1难度:0.3 -
10.为了探究影响大棚作物产量的因素,某校生物科技小组在三个大棚内,按下表要求进行了种植实验:(其他条件均相同)
大棚 甲 乙 丙 二氧化碳浓度 0.03% 0.1% 0.1% 温度 30℃ 30℃ 20℃ 组卷:202引用:89难度:0.9 -
11.以下哪项不能体现生物适应环境( )
组卷:329引用:72难度:0.9 -
12.北极熊的毛色是白的,沙漠中骆驼刺的根扎得很深,这些现象所体现的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组卷:166引用:70难度:0.9 -
13.苹果树不宜在热带栽种,柑橘树不宜在北方地区栽种,起制约作用的主要生态因素是( )
组卷:110引用:127难度:0.9 -
14.下列细胞中的物质,分子比较大,属于有机物的一类是( )
①水 ②糖类 ③蛋白质 ④无机盐 ⑤核酸 ⑥脂类 ⑦氧。组卷:210引用:19难度:0.9 -
15.炒苋菜时常会形成红色的“菜汤”,主要是因为炒菜使细胞的哪个结构受到了破坏( )
组卷:147引用:13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部分共6大题,除标注外,每空1分,共50分。
-
45.众所周知,对我国乃至世界历史影响深远的“丝绸之路”,源于小小的家蚕。自从学习了家蚕的生殖和发育后,小林就开始养蚕。他发现家蚕所结的茧有时会出现厚薄不均匀的情况。通过查阅资料得知,这样的蚕茧叫“薄头茧”,会影响蚕茧的出丝率。为了探究形成“薄头茧”的原因。
小林和几位同学设计并进行了如下实验:将300只同一品种、大小相似的健康蚕宝宝随机平均分为六组,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每次实验用三组进行。除光线外,其他实验条件均保持一效,实验结果如下表:实验处理 光线明亮而不均匀 光线明亮而均匀 光线暗而均匀 第一次实验分组 第一组 第二组 第三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5.48% 7.5% 4.92% 第二次实验分组 第四组 第五组 第六组 “薄头茧”所占百分比 17.17% 8.85% 4.50% 平均发生率 16.33% 8.18% 4.71%
(1)分析以上实验,你推测小林他们探究的问题是
(2)在这一实验中,除要使蚕宝宝的月龄、大小、实验时间相同外,还要保持其他实验条件(如
(3)同学们进行了两次平行实验,实验结果取两次的平均值,这有什么意义?
(4)根据实验结果,你认为应如何降低“薄头茧”的发生率呢?组卷:14引用:3难度:0.4 -
46.科普阅读
杀手白蚁竟然可以帮助热带雨林抗旱?
“千里之堤毁于蚁穴”,白蚁曾经被认为是世界性害虫,它们不仅可以“吃掉”树木、家具、螺丝钉,甚至可以“吞下”一座房子。但是热带雨林生态系统却十分欢迎这些小动物。研究表明,长期干旱使热带雨林中树木死亡率大大增加,然而干旱对白蚁丘(白蚁的巢穴)附近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影响却不大。
为了更好地理解白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研究人员连续多年在旱季的热带雨林中进行实验。分别探究了干旱期间“白蚁的活动对植物幼苗存活率的影响”;“白蚁的活动对土壤含水量的影响”;“白蚁的活动对土壤营养成分的影响”。
在2500平方米的热带雨林中随机选取8个区域。在其中的4个区域设置毒饵以便将白蚁驱除殆尽。另外4个区域未采取任何措施。白蚁活动区1 白蚁活动区2 白蚁活动区3 白蚁活动区4 白蚁驱除区1 白蚁驱除区2 白蚁驱除区3 白蚁驱除区4
①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比白蚁驱除区高出51%。
②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5厘米深度土壤含水量比白蚁驱除区高36%。
③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白蚁的活性和数量较以往增加了一倍以上,落叶分解速率提升41%,这使得土壤营养成分更多样。
实际上,非洲的原住民很早以前就意识到白蚁丘上的土壤比一般土壤更肥沃。肥沃的土壤利于植物生长,进而可以供养更多能被蚁群捕食的昆虫,因此沿白蚁丘边缘生活的蚁群规模最大。这些白蚁丘就像热带草原的超级市场,同时也吸引了斑马、水牛、大羚羊等食草动物前来“购物”。
科学家预测,未来几年干旱将更加频繁,白蚁和白蚁丘在稳定生态系统,应对气候变化方面或许将会发挥重要作用。
(1)为了研究白蚁在生态系统中的作用,科学家采用的方法是
A.调查法
B.观察法
C.实验法
(2)在该项研究中,热带雨林中设置未采取任何措施的区域是为了在实验中起到
(3)白蚁在该生态系统中既能捕食昆虫又能分解落叶,它们所扮演的角色是
A.消费者
B.分解者
C.既是消费者也是分解者
(4)根据实验结果,干旱期间,白蚁活动区的植物幼苗的存活率较高的原因是
(5)文中提到的食草动物前来“购物”体现出生物与生物之间的
(6)白蚁在某种程度上增加了热带雨林生态系统的生物种类多样性,因此提高了该生态系统的
(7)曾几何时,因白蚁巨大的破坏力,人们提出要将白蚁一网打尽,请判断这样做是否合理并说明原因组卷:32引用:1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