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北京市丰台区高三(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核酸是遗传信息的携带者。下列关于核酸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5引用:1难度:0.7
  • 2.某学校兴趣小组在对晓月湖水样取样调查时,发现其中存在大量绿色丝状物,显微观察结果如图。据图推测,下列对其描述不正确的是(  )

    组卷:11引用:2难度:0.7
  • 3.外泌体是细胞分泌的一种囊泡,大小一般为30~100nm,其结构如图,它可在细胞间往来穿梭进行信息传递。下列关于外泌体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22引用:1难度:0.7
  • 4.酶A、酶B与酶C是科学家分别从菠菜叶、酵母菌与大肠杆菌中纯化出的ATP水解酶。研究人员分别测量其对不同浓度的ATP的水解反应速率,实验结果如图。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25引用:2难度:0.7
  • 5.研究遮阴对花生光合作用的影响,可为花生的合理间种提供依据。研究人员从开花至果实成熟,每天定时对花生植株进行遮阴处理。由表格实验结果无法得出的是(  )
    处理 指标
    叶绿素含量(mg•dm-2 单株光合产量(g干重) 单株叶光合产量(g干重) 单株果实光合产量(g干重)
    不遮阴 2.09 18.92 3.25 8.25
    遮阴2小时 2.66 18.84 3.05 8.21
    遮阴4小时 3.03 16.64 3.05 6.13

    组卷:23引用:1难度:0.7
  • 6.ABO血型及其对应基因型如表,某家庭孩子的血型是AB型和O型,则此夫妇血型是(  )
    基因型 IAIA或IAi IBIB或IBi IAIB ii
    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

    组卷:97引用:5难度:0.7
  • 7.用杀虫剂防治害虫时,敏感个体容易被杀死,而有抗药性变异的非敏感个体容易存活;但敏感个体更容易度过越冬期。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二、解答题

  • 20.大白菜是重要的蔬菜作物,有显著的杂种优势。科研人员用EMS诱变白菜A品系,获得了雄性不育植株Am。为研究该雄性不育性状的遗传特性,科研人员做了如下研究。

    (1)A品系与Am杂交,F2代可育株377株,不育株136株,该实验结果符合孟德尔
     
    定律,说明该性状受
     
    基因控制。进一步研究发现在突变体Am中,Br基因对应的mRNA第160号位为U(在A植株中为C),导致
     
    ,使蛋白质
     
    变化,该基因功能丧失。
    (2)为验证Br基因功能,进行了异源转基因实验。首先需要用PCR技术筛选拟南芥Br基因突变的纯合植株M(引物结合位点如图1):T-DNA插入位点两侧的引物分别为LP和RP,T-DNA区段上的引物为BP,则PCR结果应为
     
    (若PCR目的片段包括完整T-DNA,则由于T-DNA过长,无条带)。
    A.利用LP+RP能扩增出条带
    B.利用LP+RP不能扩增出条带
    C.利用BP+RP能扩增出条带
    D.利用BP+RP不能扩增出条带
    (3)将正常的Br基因导入M植株,质粒结构如图2所示,图中
     
    基因一般用于检测农杆菌是否导入了质粒,然后利用添加了
     
    的培养基筛选转基因植株。获得转基因拟南芥后,检测该植株、M植株以及野生型植株的花粉粒数和单荚结种数,若结果为
     
    ,说明Br基因异常是导致雄性不育的原因,可用于后续研究。

    组卷:23引用:2难度:0.5
  • 21.“中国小麦远缘杂交之父”李振声院士及其团队首创全新育种方法,为小麦染色体工程育种开辟了新途径。

    (1)单体小麦和缺体小麦是小麦育种和遗传分析的基础材料。单体比正常个体少一条染色体,缺体比正常个体少一对同源染色体。普通小麦含有42条染色体,也可被视为二倍体(用2N=42W表示),在培育过程中可发生
     
    ,从而出现单体和缺体。若不考虑同源染色体之间的差异,普通小麦共有
     
    种缺体。
    (2)研究团队利用带有蓝粒性状标记的单体小麦(图1),选育出能稳定遗传的可育缺体小麦。蓝粒单体小麦(E代表携带蓝粒基因的染色体)自交以后,产生三种染色体组成的后代,即:40W+E、
     
    。由于蓝粒性状具剂量效应,会出现三种表现型,即白粒、蓝粒和深蓝粒,其中
     
    粒小麦为缺体小麦。自交后,筛选得到了育性高的株系4D缺体(缺少4号染色体)。
    (3)二倍体黑麦(2N=14R)是小麦的近缘物种,耐旱耐寒和抗病能力都很强。为引入黑麦优良性状培育异种染色体代换的小麦新品种,研究人员进行了杂交实验,如图2。以4D缺体小麦为母本,经过人工
     
    后授以黑麦花粉,所得F1代体细胞含有
     
    条染色体。由于F1雌雄都不育,用图中①
     
    处理F1幼苗使其染色体加倍。经过细胞学观察,选择
     
    条染色体的F1植株进行回交。在F2代中选择小于47条染色体的植株继续回交,所得F3植株染色体数以40条、41条、42条居多。其中可选择
     
    条染色体的个体进行自交,即可得到染色体数恢复的小黑麦异种染色体代换系小麦,经筛选鉴定后可用于生产。该方法可大大缩短育种年限,有计划地引入异源染色体。
    (4)育种专家在小麦培育过程中偶然发现一株隐性纯合突变体,为判断此隐性突变基因的位置(在几号染色体上),利用正常小麦植株和各种单体小麦植株,结合上述方法,提出你的实验思路
     

    组卷:27引用:1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