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余杭区高二(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11/30 12:0:2
一、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每小题2分,共50分)
-
1.下列物质中属于含氧酸盐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8 -
2.下列名称为“蒸发皿”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8 -
3.下列物质的水溶液因水解而呈酸性的是( )
组卷:35引用:2难度:0.8 -
4.下列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8引用:1难度:0.8 -
5.下列表述正确的是( )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6.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1引用:3难度:0.9 -
7.下列化学工艺流程不可行的是( )
组卷:64引用:1难度:0.7 -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1难度:0.6 -
9.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2难度:0.6 -
10.探究浓硫酸和铜的反应,下列装置或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551引用:40难度:0.9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6小题,共50分)
-
30.为减少碳氧化物的排放,工业上可回收CO2和CO合成甲醇(CH3OH)。
(1)利用CO2和H2反应合成甲醇时发生两个平行反应:
反应Ⅰ:CO2(g)+3H2(g)⇌CH3OH(g)+H2O(g)
反应Ⅱ:CO2(g)+H2(g)⇌CO(g)+H2O(g)
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3,温度对CO2平衡转化率及甲醇和CO产率的影响如图1所示。
①反应Ⅰ能自发的反应条件:
②由图可知温度升高CO的产率上升,其主要原因可能是
③由图可知获取CH3OH最适宜的温度是
④控制CO2和H2初始投料比为1:1.6,在300℃时反应Ⅰ已达到平衡状态,CO2的转化率为50%,甲醇选择性为60%,此时容器的体积为1.0L,若CO2初始加入量为2.0mol,则反应Ⅰ的平衡常数是
(2)利用CO和H2在一定条件下亦可合成甲醇,发生如下反应:反应Ⅲ:CO(g)+2H2(g)⇌CH3OH(g)
其两种反应过程中能量的变化曲线如图2中a、b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上述反应的△H=-91kJ•mol-1
B.a反应正反应的活化能为510kJ•mol-1
C.b过程中第Ⅰ阶段为吸热反应,第Ⅱ阶段为放热反应
D.b过程使用催化剂后降低了反应的活化能和△H
E.b过程的反应速率:第Ⅱ阶段>第Ⅰ阶段
(3)甲和乙两个恒容密闭容器的体积相同,向甲中加入1mol CO和2mol H2,向乙中加入2mol CO和4mol H2,发生反应Ⅲ,测得不同温度下甲中CO的平衡转化率如图3所示,请在图中画出不同温度下乙容器中CO的平衡转化率变化趋势的曲线
(4)反应Ⅰ生成的甲醇常用作燃料电池的原料,请写出以甲醇、空气、氢氧化钾溶液为原料,石墨为电极构成的燃料电池的负极电极方程式组卷:16引用:1难度:0.4 -
31.氯酸镁[Mg(ClO3)2]常用作催熟剂、除草剂等,实验室制备少量Mg(ClO3)2•6H2O的流程如图1。
已知:卤块主要成分为MgCl2•6H2O,含有MgSO4、FeCl2等杂质。
(1)加入BaCl2的目的是除去杂质离子,检验杂质离子已沉淀完全的方法是
(2)实验室常利用卤块先制备出MgCl2溶液,再加入NaClO3饱和溶液发生反应为:MgCl2+2NaClO3═Mg(ClO3)2+2NaCl↓,再进一步制取Mg(ClO3)2•6H2O。该过程的实验步骤依次为:①蒸发结晶;②趁热过滤;③
(3)产品中Mg(ClO3)2•6H2O含量的测定:
已知:6Fe2++ClO3-+6H+═6Fe3++Cl-+3H2O,Mg(ClO3)2•6H2O的摩尔质量为299g/mol,如图2是几种物质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变化情况。
步骤1:准确称量4.00g产品配成100mL溶液。
步骤2:取10mL于锥形瓶中,加入10mL稀硫酸和21mL 1.000mol•L-1的FeSO4溶液,微热。
步骤3:冷却至室温,用0.100mol•L-1K2Cr2O7溶液滴定至终点,此过程中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r2O72+6Fe2++14H+═2Cr3++6Fe3++7H2O。
步骤4:将步骤2、3重复两次,平均消耗K2Cr2O7溶液15.00mL。
①产品中Mg(ClO3)2•6H2O的质量分数为
②在测定过程中,使用酸式滴定管滴定,选出其正确操作并按序列出字母:检查是否漏水→蒸馏水洗涤→K2Cr2O7标准液润洗滴定管→
a.轻轻转动酸式滴定管的活塞,使滴定管尖嘴部分充满溶液,无气泡
b.调整管中液面至“0”或“0”刻度以下,记录读数
c.调整管中液面,用胶头滴管滴加标准液恰好到“0”刻度
d.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锥形瓶内颜色变化
e.装入K2Cr2O7溶液至“0”刻度以上2~3mL,固定好滴定管
f.锥形瓶放于滴定管下,边摇边滴定,眼睛注视滴定管内液面变化
g.加入指示剂
③下列关于滴定分析,正确的是
A.使用碱式滴定管时捏住乳胶管中玻璃球的偏下部位,挤捏乳胶管
B.滴定前,锥形瓶和滴定管均须用标准溶液润洗
C.滴定前平视,滴定终点俯视,则滴定测得的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小
D.滴定前滴定管尖嘴内无气泡,滴定后尖嘴内有气泡,则测得体积比实际消耗的小组卷:12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