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2024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实验中学东区校八年级(上)质检道德与法治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9/18 2:0:8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5小题,共25分)
-
1.青少年正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养成亲社会行为。亲社会行为( )
①表现为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
②是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的
③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
④能保证我们拥有健康的人格组卷:104引用:22难度:0.6 -
2.下列诗句中,要求我们关注社会、养成亲社会行为的是( )
①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龚自珍)
②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鲁迅)
③苟利国家生死以,岂因祸福避趋之(林则徐)
④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郑板桥)组卷:888引用:35难度:0.5 -
3.社会是由共同生活的个体通过各种各样的社会关系联合起来的集合。下列说法不能体现社会的重要性的是( )
组卷:5引用:7难度:0.8 -
4.“要想融入集体,健康成长,应该把M翻过来!”(Me=我,We=我们)。这给我们的启示是( )
①个人必须正确认识和对待复杂的社会
②个人只有在社会中才能得到全面发展
③在集体中要正确处理合作与竞争的关系
④学会合作是现代人应该具备的基本素质组卷:11引用:11难度:0.7 -
5.“水滴微公益”在网络上倡议“一个保温杯行动”,让环卫工人在冬天也能喝上一口热水,南京有4000多名小学生参与。此举的意义在于( )
①有利于传播网络正能量
②要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
③有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
④能促进人生价值的实现组卷:44引用:6难度:0.7 -
6.有句公益广告语“每人前进一小步,社会前进一大步”。鲁迅先生也曾经说过“一个人要想离开社会而生存,那正像人拔着自己的头发想离开地球一样的不可能”。下面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56引用:20难度:0.9 -
7.小华在学校里是品学兼优的学生,在路上是遵守交规的行人,在家里是孝亲敬长的孩子。这告诉我们( )
①不同的人在社会关系中的身份不同
②我们的社会生活丰富多彩
③不同的社会关系决定了不同的身份
④每个人都扮演不同的角色组卷:257引用:37难度:0.8 -
8.今年新通过的《民法总则》增加了这样的条款:见义勇为者在救人时受到损害,可以得到补偿;实施紧急救助行为造成受助人损害的,除有重大损失外,救助人不承担民事责任。这样的规定,有助于( )
①弘扬真善美的行为
②培养人们的亲社会行为
③依法维护见义勇为者的合法权益
④身处危难之中的人们得到及时救助组卷:376引用:41难度:0.7 -
9.“中国飞天第一人”航天英雄杨利伟做客《朗读者》节目,围绕主题“第一次”和大家分享了他难忘的飞天任务。在接受董卿访谈时他提到:“回顾中国60年的航天历程无数人的很多次造就了中国人民飞天梦的第一次,是祖国和人民用智慧的双手把我送上太空。”这句话深刻阐释了个人和社会的关系,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社会由个人组成
②为了社会的发展,我们可以舍弃个人利益
③每个人都从社会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④个人的生存、发展离不开社会组卷:46引用:20难度:0.8
二、非选择题(共25分,其中26题7分,27题8分,28题10分)
-
27.(1)社会规则保障社会的良性运行,对违反社会规则行为的处罚,都必须采取强制性措施。
判断:
理由:
(2)小坤在班级开展的“畅所欲言”主题班会上说:“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只需要享受自由,没有必要遵守社会规则,因为自由与规则是完全对立的。”请你运用所学知识对小坤的观点进行评析。组卷:7引用:1难度:0.5 -
28.【与规则同行 创建美好生活】
社会生活有秩序,生活中处处有规则。下面列举的是一些社会公共生活中的规则:
规则一 购物、买票等要排队依次进行;人与人之间要讲文明、有礼貌;在家里要孝敬父母,不向父母提过分要求。
规则二 中学生要穿戴整洁、朴素大方,不烫发,不染发,不化妆,不佩戴首饰,男生不留长发,女生不穿高跟鞋。
规则三 学校、幼儿园、托儿所教职员工对未成年人实施体罚、变相体罚或者其他侮辱人格的行为,由其所在单位或者上级机关责令改正;情节严重的,依法给予处分。
(1)上述规则分别属于哪一类规则?
(2)谈谈为什么要制定这些规则。
(3)怎样自觉遵守规则?组卷:9引用:1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