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福建省福州十六中九年级(上)月考化学试卷(10月份)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卷选择题(共30分)每小题3分,共3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目要求。
-
1.《礼记》记载中国秦代酿酒古法:“秫稻必齐……水泉必香,陶器必良,火齐必得”。上述步骤中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619引用:49难度:0.8 -
2.每100g黑木耳中含铁185mg,这里的“铁”应理解为( )
组卷:6引用:3难度:0.9 -
3.探究金属铜化学性质的实验中,下列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105引用:6难度:0.7 -
4.下列物质的性质与其用途不匹配的是( )
A B C D 物质 氧气 氮气 氦气 稀有气体 性质 助燃性 高温下反应 密度小,很稳定 通电发光 用途 做燃料 做氮肥 探空气球 霓虹灯 组卷:12引用:3难度:0.8 -
5.中国发布了115号元素的中文名称“镆”,“镆”取自古代剑名“镆铘”。根据镆元素信息(如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6 -
6.用“
”和“
”表示不同元素的原子,下列微观示意图能表示化合物的是( )
组卷:861引用:208难度:0.9
二、非选择(共70分)
-
17.化学小组设计如图1装置探究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其中A是标有以“cm”为单位的刻度尺,且在0刻度正上方有一圆状缺口的圆筒状玻璃容器(带橡皮塞B),C为能自由移动的活塞(忽略摩擦力)。
实验步骤如下:
a.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b.将两个可自由移动的活C分别调整到左右两边刻度的10cm处;
c.将过量的铜粉平铺在惰性电热板上,塞上橡皮塞B;
d.通电加热铜粉,待充分反应后,记录两活塞C之间的距离为h;
c.计算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1)检查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分别移动两活塞C到左右两边刻度为10cm处,塞紧橡皮塞B,接下来的操作及观察到的现象是
(2)b~d的实验步骤中两活塞之间的距离h具体变化情况是
(3)加热铜粉的文字表达式为(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4)空气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5)为了实验结果与理论值接近,操作d需要增加的步骤是
(6)该装置与教材图(如图2)相比,优点是组卷:11引用:1难度:0.5 -
18.镁条放置在空气中一段时间表面会形成一层黑色物质,为探究镁表面黑色物质的生成与空气中的哪些成分有关,开展以下实验探究。
【查阅资料】
Ⅰ.常温下,空气中的氮气和稀有气体不会与镁发生反应。
Ⅱ.无水CaCl2固体有较强的吸水性,能吸收空气中的水蒸气。
【实验1】按图1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1)查阅文献获知,镁条表面变暗是镁与氧气反应的结果,写出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
(2)据此现象得出的结论是
【实验2】按图2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只观察到镁条表面变暗,没有出现黑色物质。
(3)该实验的目的是
【实验3】按图3所示装置进行实验,数日后,观察到镁条表面出现黑色物质。
(4)得出“镁条变黑一定与水有关”的结论,依据的两个实验是
【实验4】化学小组认为据此现象还不足以得出最终结论,于是补做了一个实验:
(5)将图3中的潮湿的空气换成
(6)根据上述四个实验,化学小组得出结论:镁表面的黑色物质是镁与
【拓展】
(7)镁在点燃的条件可在氮气中燃烧,生成氮化镁(镁元素为+2价,氮元素为-3价)。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注明各物质的化学符号)组卷:16引用:2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