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江苏省扬州市仪征三中七年级(上)期中生物试卷

发布:2024/11/7 7:30:2

一、本部分包括35题,每题2分,共70分。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请将正确答案前的字母涂在答题卡上。

  • 1.生物有许多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下列属于生物的是(  )

    组卷:4引用:2难度:0.7
  • 2.我市某湿地公园内,一只雌野鸭带领几只小鸭正在水中觅食,看到游人接近后,雌鸭大声鸣叫并带领小鸭迅速游到湖中深水处。以上描述中,没有体现的生物基本特征是(  )

    组卷:411引用:61难度:0.5
  • 3.2021年5月11日,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公布了第七次全国人口普查结果,我国总人口为141178万人。该数据的获得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组卷:5引用:4难度:0.6
  • 4.“新冠肺炎的发源地在哪?”成了很多科学家一直探究的问题。有人认为新冠病毒可能起源于美国,这属于科学探究过程的哪一环节(  )

    组卷:8引用:4难度:0.8
  • 5.下列关于科学探究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3引用:2难度:0.5
  • 6.实验中,如果结果与假设不符合,正确的处理方法是(  )

    组卷:37引用:26难度:0.9
  • 7.小青利用显微镜观察人的口腔上皮细胞时,发现视野中有污点,要判断污点的位置,下列操作无效的是(  )

    组卷:66引用:4难度:0.6
  • 8.用两组光学显微镜观察物体,一组是10×和10×,另一组是10×和25×,后者与前者相比,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7
  • 9.显微镜使用过程中,下降镜筒时眼睛要注视物镜的原因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10.对于一只生活在田野中的蝗虫来说,它的生活环境是指(  )

    组卷:51引用:78难度:0.9
  • 11.下表为某同学探究“温度对鼠妇生活的影响”的实验设计,但不完善,请对其修改正确(  )
    位置 鼠妇 泥土 光线 温度
    纸盒的左半侧 10只 湿土 明亮 20℃
    纸盒的右半侧 10只 湿土 阴暗 30℃

    组卷:114引用:105难度:0.9
  • 12.生活在平原地区的人,如果去西藏旅游就会出现“高原反应”,与此相关的环境因素是(  )

    组卷:102引用:68难度:0.9
  • 13.成语“蚁穴溃堤”揭示了生物与环境之间的关系是(  )

    组卷:14引用:4难度:0.6

二、解答题(共5小题,满分30分)

  • 39.图一是植物的根尖结构示意图。图二是小青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如图分析会出现的变化:
    (1)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和无机盐主要是由图一中根尖的
     
    (填写序号)从土壤中吸收来的,因为该部分有
     
    。在植物体内,水和无机盐通过
     
    运输到各个器官。
    (2)图二是小青同学设计的一组实验:在两个大小相似的萝卜中各挖一个大小相等的洞,向甲、乙萝卜的洞中分别注入等量的清水和浓盐水,各用一个装有玻璃管的橡皮塞塞住洞口,记下玻璃管内液面的高度。放置一段时间,发现玻璃管内液面升高的是
     
    (填写“甲”或“乙”)。
    (3)图三ABC表示各种状态的萝卜细胞,A为正常状态的细胞,B为吸水状态的细胞,C为失水状态的细胞,则:甲萝卜的细胞由A变成
     
    (填字母),这是由于细胞内溶液浓度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外界溶液浓度。

    组卷:6引用:1难度:0.4
  • 40.微塑料是塑料制品分解产生的直径小于5mm的颗粒物,可通过多种途径进入生物体内。科研人员利用小鼠进行了相关研究,实验操作及结果如下表所示。
    组别 小鼠数
    (只)
    饲喂方式 实验结果
    小肠绒毛状态 体重增长值(g/只)
    20 数量多
    排列整齐

    7.34
    20 每日饲喂含 0.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8g/只,连续 27 天 数量少
    排列散乱

    1.84
    20 每日饲喂含 3%微塑料的普通饲料 8g/只,连续 27 天 基本消失
    -0.12
    (1)本实验的目的是探究
     
    对小鼠消化系统的影响。
    (2)实验中甲组的饲喂方式应为
     
    ,设置该组的目的是
     

    (3)在实验时为什么不用1只小鼠,而是用20只,目的是
     

    (4)根据实验现象你可以得到的实验结论是
     

    (5)为减少微塑料的产生及对生物的危害,下列方法不合理的是
     
    (填字母)。
    A.使用塑料制品的替代品
    B.对塑料制品进行分类回收
    C.经常使用一次性塑料制品
    D.寻找可无害化分解微塑料的微生物

    组卷:8引用:2难度:0.3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