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湖南省岳阳市临湘市六年级(下)期中语文试卷

发布:2024/12/6 19:0:1

一、基础知识。(20分)

  • 1.读拼音,写字词。
    pái huái
     
    依wēi
     
    luò tuo
     
     
    明mèi
     
     
    zhēng 
     
    chè
     

    组卷:0引用:1难度:0.7
  • 2.用“√”给加点字选择正确的读音。
    白云( guān guàn 
     
    ( chì zhì 
     
    衣衫褴( lǚ lǒu
     
     )
    涔( cén chén
     
     )
    地(āo ào
     
    静(bì pì
     

    组卷:2引用:1难度:0.4
  • 3.将画线部分改写成四字词语。
    (1)他情绪低落、失望懊丧地从牛棚里走了出来。
     

    (2)在外边做事的人,除非实在没有办法,必定赶回家来,吃团圆饭。
     

    (3)我被抛弃在一座可怕的荒岛上,没有脱离黑暗、重见光明的希望。
     

    (4)要奋斗就会有牺牲,但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有意义、有价值
     

    组卷:6引用:1难度:0.7
  •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爸爸说:“我正为这件事操心。那边华侨很少,没有为华侨办的学校。到了那边,你就要学习西班牙文。我担心你会渐渐忘了中文。”(改为转述句)
     

    (2)过了二十三,大家就更忙了,春节眨眼就到了啊。(用相同的修辞手法句子)。
     

    (3)从下面的情境中选择一个,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分别写几句话。
    走在田野里    唱歌    赏月    跑步
    情境:
     

    心情好:
     

    心情不好:
     

    组卷:5引用:1难度:0.7

三、阅读理解。(26分)

  • 12.“凹”与“凸”的启示
          ①初学写字时,便觉是“凹”和“凸”这两个字古怪特别,但从未深究。现在忽然觉得这两个字不仅形象生动,非同一般,而且还寓许多人生哲理于其中。
          ②“凹”者,深陷也!这不难令人想到埋头苦干,扎根生活。而“凸”呢?不正像功成名就,出人头地吗?一份汗水,一份收获,任何成功,都不是信手拈来,唾手可得的。没有春的耕耘,哪有秋的收获?“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人的一生也只有以埋头苦干为基础,向着自己的目标,在社会的浪潮中拼搏,才有可能成为时代的弄潮儿。
          ③把“凹”和“凸”并列起来,又体现了人生道路的坎坷不平。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优越的条件容易消磨人的意志,腐蚀人的肌体,使人丧失成功的上进心;而艰苦的环境,坎坷的道路,却能磨炼人的意志,增长人的才智,激发人的进取心。
          ④正如那场突如其来的四川大地震,它让人们经历了太多的磨难,它让人们目睹了太多的生离死别,它让人们流了太多的泪水。然而,也就是这次地震,更让人们懂得了什么叫做坚强。不信吗?你看,四川彭州——地震重灾区,虽然房子塌了,虽然伤口还未愈合,可人们随处可以见到这样的景象:山寨边,妇女忙着采摘樱桃;田地里,男人忙着收割油菜;废墟旁,老老少少一起晾晒金黄的麦子……一位朴实的农民说:“只要人还在,手还在,就一定能把塌了的房子重新盖起来。”是的,灾难,毁不掉中国人的信念;明天,将由我们用双手去开拓!
          ⑤鲁迅先生说过:“伟大的心胸,应该表现出这样的气概——用笑脸迎接悲惨的命运,用百倍的勇气来应付一切的不幸。”“凹”和“凸”连接的人生啊!如果说你是泥潭,只因你阻隔的是弱者的步伐;如果说你是熔炉,你冶炼的定是强者的坚毅!
    (1)“不经一番寒彻骨,怎得梅花扑鼻香?”这句诗借梅花
     
    的性格,勉励人
     

    (2)画线句中的省略号表示
     
    。请你再试着续写一句。
    (3)为什么说“逆境与厄运无疑是我们人生道路上的绊脚石,但在一定条件下,它又是好事”?
    (4)概括第4自然段的主要内容。
    (5)“凹”和“凸”并列起来蕴含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组卷:3引用:1难度:0.5

四、作文。(30分)

  • 13.ㅤㅤ每个人的成长都题离不开陪伴。是谁陪伴你左右?是什么陪伴你至今?请以“陪伴”为话题,写一篇记叙文。要求:题目自拟,表达出真情实感。

    组卷:1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