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第15课 诫子书》2021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81引用:4难度:0.7 -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组卷:695引用:7难度:0.9 -
3.下列加点字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42引用:4难度:0.9 -
4.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及课文内容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278引用:2难度:0.8 -
5.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25引用:5难度:0.8 -
6.下列句子中加点字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660引用:8难度:0.7 -
7.下列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593引用:9难度:0.8 -
8.分享会结束时,老师鼓励同学们在经典阅读之路上,做到《诫子书》中诸葛亮所提倡的“宁静致远”。这句格言历来为有识之士所青睐,他们挥毫泼墨,创作书法作品,作为勉励自己的座右铭。对下面书法作品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969引用:6难度:0.7 -
9.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40引用:5难度:0.8 -
10.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
组卷:494引用:3难度:0.8 -
11.下列句中划线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531引用:6难度:0.8 -
12.下列词语的意义,不完全相反的一项是( )
组卷:546引用:3难度:0.9 -
13.下列句子翻译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832引用:5难度:0.8
八、课内阅读
-
40.阅读下面的选文,回答问题。
诫子书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解释加点的词。
①非宁静无以致远:
②淫慢不能励精:
③险躁则不能治性:
④年与时驰:
(2)下列句子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B.非淡泊无/以明志
C.险躁/则不能治/性
D.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4)下面对选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A.本文是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短小但意蕴悠长。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静”和“俭”是修身养德的方法。
C.“静”是核心词,“淡泊”“宁静”与“淫慢”“险躁”是“静”的正反面。
D.作者把“志”“学”“才”三者紧密联系,告诫儿子志存高远,生活节俭。组卷:294引用:3难度:0.6 -
41.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诫子书
诸葛亮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则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
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1)下列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诫子书(告诫、劝勉) 夫君子之行(用于句首,表发端) B.静以修身(宁静专一) 非淡泊无以明志(明白,知道) C.非宁静无以致远(达到) 非学无以广才(增长) D.淫慢则不能励精(懈怠) 险躁则不能治性(轻薄) A.非志无以成学 匹夫不可夺志也 B.年与时驰 学而时习之 C.意与日去 目似瞑,意暇甚 D.意与日去 相委而去
A.诫子书,常理解为作者诸葛亮写给儿子,旨在劝诫、劝勉的信。文章虽不足百字,却把修身治学的大道理谈得透彻深刻,许多语句垂诸久远。
B.作者开篇即明确提出修身养德的要求,并指出修身养德的具体途径是“静”与“俭”。其核心是“俭”,因为节俭方可清心寡欲,避免浪费。
C.“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D.诸葛亮主张以俭养德、以静求学,以学广才,这三者是互相联系的,缺一不可的。志是成才的前提和基础,志向的培养又必须砥砺品德。组卷:37引用:2难度: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