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保俶塔实验学校八年级(下)期中科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填空题(每小题2.5分,共50分)

  • 1.模型方法是学习科学的重要方法。仔细观察下列不属于模型的是(  )

    组卷:59引用:14难度:0.9
  • 2.如图所示是条形磁体的磁场分布,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9引用:1难度:0.5
  • 3.铱-192是一种放射性物质,对人体有严重辐射伤害。如图所示是元素周期表中铱元素的有关信息,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0引用:3难度:0.5
  • 4.对于Fe、Fe2+、Fe3+三种粒子的判断,正确的是(  )
    ①核电荷数相同
    ②核外电子数相等
    ③质子数相等
    ④质量几乎相等

    组卷:128引用:1难度:0.5
  • 5.在科学研究时,科学家往往可以根据现象推理相应的结论,为科学的发展打下基础。下列几种现象对应的结论不正确的是(  )
    选项 现象 结论

    A
    用 α 射线轰击金箔,发现大部
    分没有改变方向
    原子核几乎集中了原子全部的质量

    B
    用磁体的 S 极来回摩擦铁棒,
    会使铁棒变成一个新的磁体
    磁体都存在南北极

    C
    磁体靠近灯泡的时候发现灯丝
    轻轻摇动
    通电导体在磁场中受到力的作用
    D 白炽灯开久了会温度升高 电磁感应现象

    组卷:16引用:2难度:0.5
  • 6.为判断铁棒是否具有磁性,小明进行如图所示实验,根据实验现象能确定铁棒具有磁性的是(  )
    ①将悬挂的铁棒多次转动,静止时总指向南北
    ②将铁棒一端靠近小磁针,相互吸引
    ③将铁棒一端靠近大头针,大头针被吸引
    ④水平向右移动铁棒,弹簧测力计示数无变化

    组卷:22引用:1难度:0.5
  • 7.日本福岛核电站发生事故以来,目前在我国各地监测出的人工放射性物质碘—131(碘元素符号:I)的数值水平极其微小,不会对人体造成任何影响。碘—131能与水发生化学反应,生成两种化合物,其反应的微观模拟如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31引用:1难度:0.5
  • 8.对下列各图描述错误的是(  )

    组卷:17引用:1难度:0.5
  • 9.电影《流浪地球》中的行星发动机运行时,我们可以使用的主要燃料是偏二甲肼(化学式为C2H8N2)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2引用:1难度:0.5
  • 10.商场和超市出口处的报警器如图所示,由检测天线、检测门、检测器构成。营业员在顾客结账后,会将贴在商标上具有磁性的软标签消磁。若商品的软标签未经消磁而经过检测通道,检测天线便检测到商品上标签的磁性,从而将机械运动转化为电流,显示在仪表上。由此可见,报警器的原理与下列图中原理相同的是(  )

    组卷:16引用:1难度:0.5
  • 11.已知某氧原子的实际质量为mg,其相对原子质量为16。有一种铕(Eu)原子的相对原子质量为152,铕(Eu)原子的质量为(  )

    组卷:487引用:11难度:0.5
  • 12.在交流发电机中,当线圈平面,①转至与磁感线垂直位置时,感应电流为零:②转过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流改变方向;③转至与磁感线平行时,感应电流为零;④转过与磁感线方向垂直时,感应电流方向改变,以上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2引用:1难度:0.5

四、计算题(共20分)

  • 35.3月11日,日本近海发生9.0级强烈地震,从而引发核泄漏危机。核事故时往往泄漏出污染物(具有放射性的碘原子)。为避免核辐射,需一次性口服100毫克不具放射性的碘原子,使人体甲状腺中碘达到饱和而不再吸收外界的碘,从而起到保护作用。
    请回答:
    假设所处的环境已受污染,通过服用加碘食盐(注:加碘食盐中的碘为元素)的方法能否有效起到避免核辐射的目的呢?
    配料表:氯化钠、碘酸钾(KIO3
    净含量:500g
    碘含量(以Ⅰ计):20—50mg/Kg
    【查阅资料】成人每天食用食盐的质量通常为6g;某种加碘食盐的标签如表所示。
    【问题分析】“加碘食盐”中的碘是指
     
    (选填“元素”、“分子”或“原子”)﹔成人每天食用的食盐中KIO3的含量至少是
     
    毫克。
    【结论】日常服用加碘食盐能起到避免核辐射目的吗?原因是
     

    组卷:21引用:1难度:0.5
  • 36.小明在观看了宾馆等处的光电烟雾探测器后,自己设计了一只“火灾报警器”(如图)。该报警器是由“控制电路”和“工作电路”所组成,其中“控制电路”由光敏电阻R、电磁铁(线圈阻值R0=15Ω)、电源(U=6V)、开关等组成。“工作电路”由工作电源、电铃、导线等组成。小明的设计思想:当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减弱到一定程度时,工作电路接通,电铃报警。已知该光敏电阻的阻值R与光强E之间的一组实验数据如下表所示:(“光强”表示光强弱的程度,符号为E,单位为cd。)
    光强E/cd 1.0 2.0 3.0 4.0 5.0 6.0
    光敏电阻R 36.0 18.0 12.0 9.0 7.2 6.0
    (1)分析上表数据,根据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规律,归纳出光敏电阻的阻值R随光强E变化的关系式为R=

    (2)闭合开关S,如果当线圈中的电流大于或等于250mA时,继电器的衔铁被吸合,则光敏电阻接收到的光照强度需要在多少cd以上?
    (3)按小明的设计,当室内烟雾增大时,衔铁与
    (选填“上方”或“下方”)的M、N接触,电铃工作报警。
    (4)若要使得光电烟雾探测器可以在更低浓度的烟雾下报警,其他装置都不改变的情况下,可以使控制电路电压
    。(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组卷:167引用:4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