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上海市虹口区复兴高级中学高二(下)月考生物试卷(三)(3月份)

发布:2024/11/16 5:30:2

一、选择题(共40分,每小题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脚气病多发于亚洲,原因是亚洲人喜食大米,但习惯磨掉表皮食用雪白的米粒,这种磨皮过程会大量丢失(  )

    组卷:30引用:2难度:0.7
  • 2.人的瞳孔是虹膜中间的开孔,当外界光照强度突然增加时,瞳孔括约肌收缩以减少进光量。其中的感受器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7
  • 3.下列探究细胞呼吸方式的装置中,产生CO2最多的是(  )

    组卷:85引用:2难度:0.6
  • 4.一位科学家从“人的阑尾与兔子的盲肠相似”推测人类与兔子有亲缘关系,他依据的证据属于(  )

    组卷:19引用:1难度:0.8
  • 5.如图为不同条件下石油降解酶对污泥中石油分解能力的实验测定结果。据图分析,石油降解酶分解能力最强的条件为(  )

    组卷:36引用:2难度:0.7
  • 6.在“植物细胞有丝分裂的观察”实验中,需对植物根尖进行漂洗,其目的是(  )

    组卷:4引用:1难度:0.8
  • 7.家鸭由野生绿头鸭驯化而来,有的羽毛为黑色,有的羽毛为白色,这种现象体现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

    组卷:7引用:1难度:0.8
  • 8.蛋白质合成过程中,除ATP外,还需要GTP提供能量,如图为GTP的结构简式,下列分析不合理的是(  )

    组卷:51引用:3难度:0.8

二、综合题(共60分)

  • 24.青光眼是导致人类失明的三大致盲眼病之一,其中发育性青光眼(婴幼儿型和青少年型)具有明显家族遗传倾向。如图是某家系发育性青光眼的系谱图。

    (1)经检测发现Ⅰ-2无致病基因,可知发育性青光眼是
     
    遗传病。
    A.常染色体显性
    B.常染色体隐性
    C.X 染色体连锁显性
    D.X 染色体连锁隐性
    正常情况下Ⅲ-4携带致病基因的概率为
     

    检查发现,发育性青光眼患者角膜小梁细胞中M蛋白异常。为研究其病因,研究者用含红色荧光蛋白基因R的质粒、正常人M蛋白基因(M+)或青光眼患者M蛋白基因(M-),构建基因表达载体,分别导入动物细胞中进行培养,实验分组及检测结果如表(示含荧光蛋白基因和M蛋白基因的质粒片段,此时两基因表达的产物是一个整体)。
    1组 2组 3组
    导入动物细胞的质粒  
    荧光
    检测
    细胞内 有红色荧光 有红色荧光 有红色荧光
    培养液 无荧光 有红色荧光 无荧光
    (2)红色荧光蛋白在此实验中的作用是
     

    A.指示M蛋白基因的位置
    B.探究M蛋白是否会降低荧光强度
    C.示踪M蛋白的分布与去向
    D.筛选出正常基因的细胞
    (3)据如表推测发育性青光眼的病因。
     

    (4)为验证M+和M-的显隐性关系,有同学提出将第2组和第3组的质粒同时导入一个细胞中(基因型为M+M-),此时的荧光分布应为
     
    。若将以下个体细胞内相应等位基因重复以上操作,也可得到相同结果的是
     
    。(多选)
    A.Ⅰ-1      B.Ⅰ-2      C.Ⅱ-2      D.Ⅲ-1
    (5)Ⅲ-2结婚后育有一子正常,现准备要生二胎,为防止发育性青光眼病孩的出生,其妻子怀孕后需要进行的产前诊断是
     

    A.B超检查      B.性别确定      C.基因检测      D.染色体分析

    组卷:19引用:2难度:0.6
  • 25.人体内环境稳态的调节
    血糖平衡与胰岛素等激素的调节密切相关,如图表示人体血糖平衡调节的部分过程,其中甲表示细胞,乙表示细胞器,①-⑤表示发生在膜上的过程,箭头表示物质转变或促进作用。

    (1)据图分析,细胞甲表示
     
    细胞,细胞器乙表示
     

    (2)如图的过程①~⑤中,能体现细胞膜具有选择透过性的是
     

    (3)根据如图和已有知识,推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多选)
    A.甲细胞中,ATP与ADP的比值增大,有利于胰岛素的分泌
    B.胰岛素的分泌可能与Ca2+进入甲细胞引起膜电位的改变有关
    C.胰岛素可以在组织细胞中转变为运输葡萄糖的载体
    D.胰岛素可以促进组织细胞中葡萄糖的利用
    (4)若体内的细胞甲大量受损,会影响血糖调节,引起
     
    (1型/2型)糖尿病。
           目前,治疗糖尿病的药物有很多,二甲双胍就是其中之一。研究发现,二甲双胍的降糖效果可能与人体内生长和分化因子15(GDF15)的表达有关,为此科研人员用小鼠做了为期10周的研究,部分结果如表所示,其中WT表示野生型小鼠,KO表示敲除GDF15基因的小鼠,M表示小鼠口服二甲双胍,C表示小鼠口服生理盐水。
    组别 血浆GDF15(pg mL) 血浆胰岛素(ng mL-1 注射葡萄糖1小时后的血糖(mM)
    WT-C 45 1.56 20.2
    WT-M 93 0.60 15.7
    KO-C 0 1.64 20.5
    KO-M 0 2.82 21.1
    (5)M组小鼠口服的二甲双胍,需用
     
    溶解。
    (6)根据图表所示的实验结果,有人提出了以下结论:二甲双胍可能通过增强人体细胞对胰岛素的敏感性来降低血糖,但与GDF15是否表达无关。其结论是否科学?请做出判断并阐释原因
     

    组卷:6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