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辽宁省营口市老边实验中学九年级(下)段考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5个小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其中1—10小题每小题1分;11—15小题每小题1分,共20分。)
-
1.传统手工豆腐制作过程中,主要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137引用:5难度:0.8 -
2.下列食物中富含的营养素不能为人体提供能量的是( )
组卷:31引用:2难度:0.7 -
3.实验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手段。以下做法正确的是( )
组卷:7引用:8难度:0.7 -
4.空气是一种宝贵的资源,下列有关空气成分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9 -
5.下列有关含碳化合物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171引用:9难度:0.8 -
6.从微观的角度认识生活中的变化与现象是化学学科特有的思维方式。下列现象中能体现出“分子间有间隔”的性质的是( )
组卷:61引用:2难度:0.6 -
7.下列物质或主要成分不属于盐的是( )
组卷:10引用:2难度:0.7 -
8.6月5日是世界环境日,今年我国的主题是“人与自然和谐共生”。下列有关能源与环境的说法中错误的是( )
组卷:96引用:6难度:0.5
二、非选择题。(共计60分)
-
25.阅读文本,回答问题:
气候变化中的海洋
海洋覆盖了地球70%以上的面积,是世界上最大的生物栖息地,有超过25万种生物生活在其中,为人类提供了食物、能源和交通,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忠实“朋友”。
20世纪50年代以来,人类活动产生的温室气体导致地球系统热量不断增加。海洋吸收了绝大部分全球变暖的热量,还“消化”了2-3倍人为排放的二氧化碳,减缓了气候变化速度及影响。
20世纪90年代初以来,海洋变暖的速度增加了1倍。在过去的20年里,所有大洋盆地都观测到了持续数天到数月的极端海洋高温天气,即“海洋高温热浪”,它可以延伸数千公里的范围,深达数百米。热浪频发,易引起更强烈的热带气旋、厄尔尼诺现象等。2006-2015年,全球平均海平面每年上升均3.6mm,为1901-1990年期间上升速度的2.5倍。海洋在溶解了二氧化碳后,酸性增强,会影响牡蛎、蛤蜊等贝类的外壳或骨骼的形成。
(1)海洋为人类提供的能源有
(2)海洋吸收热量发生的变化属于
(3)海洋“消化二氧化碳”的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4)“海洋高温热浪”对海洋生物的危害是组卷:30引用:3难度:0.6 -
26.为测定某碳酸氢铵化肥中的含氮量,小滨在实验室里取用8.5g该化肥样品与20gNaOH溶液共热,恰好完全反应,测得残留物为26.8g (提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NH4HCO3+2NaOH═Na2CO3+2H2O+NH3↑,生成的氨气全部逸出,其他成分不含氮,也不参加反应).试求:
(1)生成氨气的质量.
(2)该化肥中氮元素的质量分数(计算结果精确到0.1%).
(3)所用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组卷:44引用:14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