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2022学年河南省商丘市柘城中学八年级(上)第一次月考道德与法治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2分,共30分。)
-
1.“00后”的青少年正日益成为社会中的新生力量,然而社会对这一群体总少不了“没有责任感,不负责任”这样的评价。作为“00后”的中学生,要想改变人们对自己的看法,我们应( )
①努力学习,首先要对自己负责
②彰显个性,不用理会他人看法
③勇于担当,“我承担,我无悔”
④乐于奉献,不计较代价与回报组卷:35引用:11难度:0.7 -
2.“时代楷模”张桂梅扎根云南贫困山区一线,拖着病体,战胜千难万难,创办了全国第一所全免费女子高中,帮助1800多名贫困女孩圆梦大学。张桂梅的事迹真正感人之处在于( )
组卷:157引用:25难度:0.8 -
3.“人生须知负责任的苦处,才能知道尽责的乐趣,”下列对此理解正确的是( )
组卷:2引用:1难度:0.5 -
4.中午放学,邹明对好朋友李成蹊大声地说:“你父母最近闹离婚是吧,中午也没人做饭,这几天就到我家去吃吧。”李成蹊狠狠地瞪了他一眼,然后生气地走开了。这件事告诉我们,关爱他人要( )
①要讲究策略
②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
③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
④倾其所有给予物质上的帮助组卷:4引用:3难度:0.7 -
5.九年级的你,既是学生,又是子女,还是公民。相应地,你既要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又要孝敬父母,还要遵守国家法律。这一事实说明( )
组卷:3引用:5难度:0.9 -
6.2019年3月12日,正在执勤的交警魏弘扬见一位孕妇费力地想要弯腰系鞋带,于是蹲在地上为这位孕妇系好了鞋带,网友称之为“最美的弯腰”。材料表明( )
①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是对他人负责的表现
②传递生活正能量,社会大家庭会更加美好
③对他人付出越多,就越能得到他人对等的回报
④在情感体验中,人们总是被动地接受外部环境的影响组卷:107引用:9难度:0.6
三,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
17.“感动中国”人物高淑珍,在家里自办学校。14年间,她接收了近百名残疾孩子,却从未收过一分钱。高淑珍和女儿每天用自行车接送孩子,中午就在她家一起吃大锅饭。孩子越来越多,高淑珍精力有限,家里地方有限还债务累累,但是“不”字她始终说不出口。无论多么艰难,她总是尽最大努力,让孩子们的生活过得好一些。为了多赚几个钱,她每天天不亮就骑着自行车,驮着批发来的一些日用品去赶集,一走就是100多里地。有时候下大雪没有集市,高淑珍就走街串户地卖。“我一天出去挣十块二十块,给孩子们买点好吃的,我心里头欢喜,骑着车子都有劲”。她说。
(1)联系所学知识,评价高淑珍的行为。
(2)结合材料谈谈高淑珍付出了哪些代价,得到了哪些回报。
(3)你打算怎样以实际行动向高淑珍学习?组卷:1引用:1难度:0.4 -
18.材料一:国家的兴衰安危,牵动着每个爱国者的心,岳飞精忠报国,文天祥宁死不屈,谭嗣同视死如归,邓世昌以身殉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冲破重重阻挠回国……在他们心中,都有一个信念“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材料二:王南石,中国航天科工集团首席技师、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全国技术能手、全国优秀共产党员、“全国五一劳动奖章”获得者……一串串沉甸甸的荣誉和称号背后,是这位质朴的大国工匠对精益求精的追求。特别能吃苦、特别能战斗、特别能攻关、特别能奉献,王南石生动地诠释了这种航天人所具备的载人航天精神。在王南石眼里,他从事的是一份“国家利益高于一切”的工作,这让他有了强烈的使命感和责任感。
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
(1)为什么说“国家利益高于一切”?
(2)结合王南石的事例,请你谈谈国家利益和个人利益的关系。
(3)维护国家利益;坚持国家利益至上,青少年应该怎样做?组卷:6引用:1难度: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