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25课 诗词五首》2021年同步练习卷(2)

发布:2024/11/7 10:30:2

一、基础知识

  • 1.《饮酒(其五)》是
     
    (朝代)的
     
    写的一首诗,该作者字
     
    ,名
     
    ,世称
     
    ,自称
     
    。诗人。有《陶渊明集》。

    组卷:30引用:1难度:0.8
  • 2.诗句默写。
    (1)结庐在人境,
     

    (2)
     
    ?心远地自偏。
    (3)
     
    ,悠然见南山。
    (4)此中有真意,
     

    (5)反映诗人陶渊明的生活志向,其中表现他优游自在的隐居生活的名句是:
     
     

    (6)《饮酒》中用
     
     
    写出日暮的岚气,若有若无,浮绕于峰际;成群的鸟儿,结伴而飞,归向山林。这是人与自然的和谐统一。

    组卷:158引用:1难度:0.8

二、诗歌鉴赏

  • 3.阅读陶渊明的《饮酒(其五)》,完成下面的题目。
    (1)下列对诗句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A.“而无车马喧”的意思是没有那些人来人往的喧嚣,没有世俗的困扰。
    B.“心远地自偏”的意思是只要居所偏僻安静,心就会远离喧闹的尘世。
    C.“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写出了心与自然的会意与亲近,达到了一种物我合一的境界。
    D.“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写出了诗人面对良辰美景神往而又迷惘的情形。
    (2)“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中的“见”字用得好,为什么?

    组卷:222引用:3难度:0.5
  • 4.古诗词阅读。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1)“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抒写了诗人怎样的心境?
    (2)请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诗句“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所展现的画面。
    (3)“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中的“真意”指的是什么?请简要分析。

    组卷:295引用:5难度:0.4
  • 5.阅读下面两首诗,回答问题。
    饮酒(其五)
    陶渊明
    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
    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
    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
    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
    过故人庄
    孟浩然
    故人具鸡黍,邀我至田家。
    绿树村边合,青山郭外斜。
    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待到重阳日,还来就菊花。
    (1)从炼字的角度,说说“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妙在何处。
    (2)《过故人庄》中哪些诗句描绘了优美宁静的田园风光?
    (3)这两首诗描述的内容,其重点有何不同?
    (4)这两首诗在表达的思想感情上有什么异同?
    相同点:
     

    不同点:
     

    组卷:18引用:3难度:0.4

三、《春望》基础知识

  • 6.《春望》是
     
    (朝代)的
     
    写的一首诗,该作者字
     
    ,自号
     
    。与
     
    (诗人名字)合称“李杜”。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7.诗句默写。
    (1)国破山河在,
     

    (2)
     
    ,恨别鸟惊心。
    (3)烽火连三月,
     

    (4)
     
    ,浑欲不胜簪。
    (5)杜甫在《春望》写出了因战乱与家人难通音信,对家人安危魂牵梦萦的诗句是:
     
     

    (6)杜甫《春望》中的诗句“
     
     
    ”以花鸟之物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感时伤世的情感。

    组卷:210引用:2难度:0.8

四、诗歌鉴赏

  • 8.阅读古诗,完成下列各题。
    春望
    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1)请赏析“城春草木深”一句中的“深”字。
    (2)诗人时年四十多岁,却说“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原因是什么?

    组卷:116引用:2难度:0.7

十、诗歌鉴赏

  • 24.阅读古诗,完成小题。
    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1)词中的“谩”有多层含意,请结合全词加以分析。
    (2)简析“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包含怎样的情感?
    (3)“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借用了什么典故?表达了词人怎样的思想感情?

    组卷:19引用:1难度:0.4
  • 25.古诗词阅读
    【甲】渔家傲
    李清照
    天接云涛连晓雾,星河欲转千帆舞。仿佛梦魂归帝所。闻天语,殷勤问我归何处?
    我报路长嗟日暮,学诗谩有惊人句。九万里风鹏正举。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
    【乙】如梦令
    李清照
    常记溪亭日纂,沉醉不知归路。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
    (1)甲词气势磅礴、风格豪迈,是婉约派词宗李清照仅有的浪漫主义作品。从词中“梦魂”一词可看出此词是作者
     
    之作。
    (2)请分析甲乙两词所流露出的词人感情。

    组卷:72引用:3难度:0.8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