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上册《第4课 人皆有不忍人之心》2021年同步练习卷(6)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34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各句加点词的意义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46引用:6难度:0.7
  • 3.下列句子中,不含通假字的一项是(  )

    组卷:8引用:3难度:0.8

二、语言运用

  • 10.阅读下面的材料,完成各题。
          材料一:道之以政,齐之以刑,民免而无耻;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
          材料二:人皆有不忍人之心。先王有不忍人之心,斯有不忍人之政矣。以不忍人之心,行不忍人之政,治天下可运之掌上。(《孟子•公孙丑上》)
    (1)根据材料可知,孔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孟子主张用
     
    来治理人民。
    (2)孔孟提出治国理念的依据是什么?请用自己的话概括说明。

    组卷:14引用:14难度:0.4

三、同步拓展

  • 11.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题目。
          公孙丑问曰:“敢问夫子恶乎长?”
          曰:“我知言,我善养吾浩然之气。”
    “敢问何谓浩然之气?”
          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心,则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无若宋人然: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之者,芒芒然归,谓其人曰:‘今日矣!予助苗长矣!’其子趋往视之,苗则槁矣。天下之不助苗长者寡矣。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节选自《孟子•公孙丑上》)(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行有不慊于心,则 馁:饥饿,引申为丧气,萎靡不振
    B.宋人有闵其苗之不长而之者 揠:拔起
    C.今日矣!予助苗长矣 病:生病
    D.不苗者也 耘:除草
    (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A.行有不慊 颁白者不负戴道路矣
    B.告子未尝知义,其外之也 为国
    C.宋人有闵苗之不长而揠之者 还也
    D.其子趋往视之 劳苦功高如此
    (3)下列各项中,对《孟子》选段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浩然之气”是指人的仁义道德修养达到极高的水平时所具有的一种正气凛然的精神状态。
    B.孟子认为,对于“养气”有两种做法是不可取的:一是拔苗助长,一是放任不管。这两种做法都会对“养气”产生危害。
    C.“浩然之气”需要用“义”来培养,一方面注重外在力量,另一方面要有经常性的仁义道德蓄养。
    D.《孟子》中的文章素以雄辩著称,论证纲目清晰,说理善用譬喻,形象生动,深刻透彻。选文体现了这个特点。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①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
    ②以为无益而舍之者,不耘苗者也;助之长者,揠苗者也,非徒无益,而又害之。

    组卷:3引用:1难度:0.6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