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人教部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第2课 改造我们的学习》2021年同步练习卷(3)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基础知识

  • 1.下列各组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8
  • 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上的关联词,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不是为了要解决中国革命的理论问题、策略问题而到马克思、恩格斯、列宁、斯大林那里找立场,找观点,找方法,______为了单纯地学理论而去学理论。
    ②如果有人真正想诊治自己的毛病的话,我劝他把这副对子记下来;______再勇敢一点,把它贴在自己房子里的墙壁上。
    ③______打倒了主观主义,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真理才会抬头,党性才会巩固,革命才会胜利。
    ④不论是近百年的和古代的中国史,在许多党员的心目中______漆黑一团。

    组卷:16引用:4难度:0.8

二、课文精读

  • 7.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长沙第一师范对毛泽东的成长无疑产生了十分巨大的影响。在这里,毛泽东度过了他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
          青年人求学,大多喜欢谈立志。毛泽东认为,离开真理来谈立志,只是对前人中有成就者的简单模仿。真正的立志,首先是寻找真理。1915年9月,在给好朋友萧子升的信中,他提出有“为人之学”“为国人之学”“为世界人之学”。看来,心系社会,苦学砺志,是这位师范生当时最基本的自我设计。
          在一师,对他影响最大的老师,是教伦理学的杨昌济。杨昌济,长沙板仓人,1903年留学日本,六年学成后又赴英国修学三年,然后游历德国、瑞士。归国后,数次辞谢做官而从学,把教书育人看作自己的天职。他在一师讲修身课时,要求学生“高尚其理想”,鼓励他们要“奋斗”,“有朝气”,“有独立心”,能“立定脚跟”,而办事又要“精细”,“小不谨,大事败矣”。对学问,他认为要“贯通今古,融合中西”,自己要有分析的批判的精神。毛泽东很喜欢杨昌济的课,还时常去他的家里讨论问题。他自称:“近年来有所寸进,于书本得者少,于质疑问难得者多。”除杨昌济外,毛泽东还常到徐特立、黎锦熙、方维夏等老师那里去求学解疑。这在黎锦熙1915年的日记中有多处记载,所谈内容有“读书方法”,“在校研究科学之术”,也有“改造社会事”。
          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他给朋友的信中说:“从前拿错主意,为学无头绪……于是决定为学之道,先博而后约,先中而后西,先普通而后专门。”他每天总是在天色微明时就起身,晚上熄灯后还借外面一点微弱的灯光苦读,从不肯浪费半点时间,而且持之以恒。从先秦诸子到本省的县志,他都认真地研读。他在给好友萧子升的信中开列了77种古代经、史、子、集的著作,说“苟有志于学问,此实为必读而不可缺”。
          作为湖南人,毛泽东这个时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吸收和选择,深受湘学士风的影响。湖南历来注重兴办书院,许多著名学者曾在岳麓和城南等书院讲过学。学子们历代相传,不断阐发,到了晚清,形成以推崇性理哲学、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为基本特征的湘学士风。在这种风气熏陶下,湖南学人大多关心世事,热衷于投身政治活动,涌现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从而使湖南成为近代以来最有朝气的省份之一。年轻的毛泽东,自然受到这一浓厚的文化土壤的强烈感染。湖南一师规定的《教养学生之要旨》里,专列一条:国民教育趋重实际,宜使学生明现今之大事,察社会之情状。毛泽东在《讲堂录》里记下不少这方面的言语,如:“实意做事,真心求学”;“古者为学,重在行事”;“闭门求学,其学无用,欲从天下国家万事万物而学之”。
          耳濡目染,手写心记,强化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他常对同学们讲,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就是实际的社会。1917年暑期,他邀了当时已从一师毕业、在楚怡小学教书的萧子升,各带一把雨伞、一个挎包,装着简单的换洗衣服和文房四宝,外出“游学”。毛泽东他们没带分文,历时一个多月,走了九百多里路,游历了长沙、宁乡、安化、益阳、沅江五个县的不少乡镇。途中,结交了农民、船工、财主、县长、老翰林、劝学所所长、寺庙方丈各色人等,写了许多笔记。这样的“游学”,毛泽东在校期间还进行过几次。第二年春天,他和蔡和森沿洞庭湖南岸和东岸,经湘阴、岳阳、平江、浏阳几县游历了半个多月。他日后养成的调查研究作风,从这里已可看出些端倪。
          中国社会这时正处在剧烈的动荡中。在一师期间,毛泽东总共花了160块钱左右,大约有三分之一用在订阅报刊上面。和同学们谈起时事,他总是有条有理,了如指掌,并且往往充满着激情。于是就有了“时事通”的外号。这更加深了他强烈的社会责任感。
          1918年,毛泽东从长沙一师毕业,结束了五年半修学储能的师范生时代。此时的中国,一场急风暴雨就要来临。
    (节选自金冲《毛泽东传》)
    (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认为不仅要读“有字之书”还要读“无字之书”。这无字之书,反映了毛泽东对社会实际的重要性的认识。
    B.在学校的课程中,毛泽东把重点放在修身、哲学、国文、历史和地理等几门上,对数学、图画不花很多精力,因为毛泽东不喜欢数学、图画课程。
    C.长沙一师的老师们在修身方面的谆谆教诲、做学问内容和方法方面的指导和改造社会方面的释疑解惑对毛泽东产生了影响。
    D.毛泽东在长沙一师五年半的师范生生涯中培养了批判精神,喜欢质疑问难;在学习中,学习重点明确,能主次分明;还能惜时苦读,持之以恒。
    (2)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正确的一项是
     

    A.毛泽东也看中立志,但他反对对前人中有成就者进行简单模仿,他认为,先寻找真理,并将其与社会需求相联系,才是真正的立志。
    B.毛泽东非常重视中国传统文化经典的阅读学习,所以他要求好友萧子升阅读古代经、史、子、集著作,并开列了书目77种。
    C.强调经世致用、主张躬行实践是湘学士风的基本特征,这一风气催生了一大批有影响的政治学家、军事家、思想家和革命家。毛泽东自然也受到了深刻影响。
    D.毛泽东在校期间分别与萧子升和蔡和森进行过“游学”,这两次“游学”经历养成了他注重调查研究的作风。
    (3)从第三、四两段看,毛泽东在一师期间是如何对待学习的?请结合原文概括回答。

    组卷:9引用:2难度:0.6
  • 8.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朋友就是我可以与之 _______的人;在他面前,我可以_______.终于,我来到了这样一个人面前,他是如此真诚、无私,以至于我竟然可以抛开遮掩、客套和_______.等那些人们原本从来都不会脱下的贴身衣物;我们之间的相处那样简单、纯粹,仿佛一个化学原子遇到了另一个化学原子真诚就像王冠和权杖一样,是最高尚的情感才可以享用的奢侈品;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要把朋友当作是自己生命中的一道风景,他的许多优点当然是你所不具备的。如果你偏要_______地依附于他,你就无法尊重那些优点:(  )
    (1)依次填入文中横线上的词语,全都恰当的一项是
     

    A.坦诚相对 推心置腹 冥思苦想 寸步不离
    B.坦诚相对 畅所欲言 深思熟虑 如影随形
    C.肝胆相照 畅所欲言 冥思苦想 如影随形
    D.肝胆相照 推心置腹 深思熟虑 寸步不离
    (2)文中画横线的句子有语病,下列修改最恰当的一项是
     

    A.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B.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
    C.只有拥有这种情感的人才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或遵从的了。
    D.只要拥有这种情感的人就可以讲真话,因为在此之上再没有什么可追求和遵从的了。
    (3)下列在文中括号内补写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A.要站开一些,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们能够得到升华与扩展。
    B.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要站开些,让它们能够得到升华与扩展。
    C.要站开一些,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让它们能够得到扩展与升华。
    D.给这些优点足够的生存空间,要站开一些,让它们能够得到扩展与升华。

    组卷:8引用: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