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0-2021学年河南省开封市五县联考高二(下)期末地理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题共11小题,每小题4分,共5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日晷是古代人们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太和殿前的日晷(晷针的上端正好指向北天极),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此回答33-35小题。

    此处安放的日晷,其晷面与地平面的夹角应接近(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 2.日晷是古代先民利用日影测得时刻的一种计时仪器。小明同学去北京故宫参加社会实践活动,观察了安放在太和殿前的日晷,并绘制了当时的日晷计时示意图。据如图完成1~2题。
    小明同学观测日晷的时间最可能为(  )

    组卷:0引用:0难度:0.90
  • 3.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如图,完成3~4题。

    下图最能示意立春这天安徽省某市(约34°N)太阳视运动的是(  )

    组卷:2引用:0难度:0.60
  • 4.二十四节气是中华文明的结晶,已被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读如图,完成3~4题。

    下列节气中,安徽省某市(约34°N)(  )

    组卷:0引用:0难度:0.60
  • 5.如图示意波士顿(42.5°N,71°W)一幢高层建筑某晴日全天整点楼影变化(无遮挡)。据此完成5~6题。

    该日昼长最接近(  )

    组卷:0引用:0难度:0.50

【地理—选修3:旅游地理】

  • 28.2019年8月19日下午,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来到莫高窟,深入敦煌研究院,实地察看珍藏文物和学术成果展示,同专家、学者和文化单位代表座谈,听取文物保护和研究、弘扬优秀历史文化情况的介绍,并发表了关于文物保护的重要讲话。其中谈到了文物保护的数字化。数字化,让文物遗产重生———石窟壁画的永久性保存与保护是国际考古与科研方面的一大难题:为此,敦煌研究院从1993年就开始了“数字化保护”方面的探索,敦煌30个洞窟中,10个朝代4430平方米的壁画,都展示在“数字敦煌“的项目中。如今,敦煌文物的数据与过去的文献资料一同汇总成数字化资源库,在互联网上向全世界共享。
    简述“文物遗产数字化”对敦煌莫高窟旅游资源保护和开发的有利影响。

    组卷:5引用:1难度:0.5

【地理——选修6:环境保护】

  • 29.相比区域城市化之前,城市建成区环境变化显著。就空气湿度而言,一般情况下城市空气较为干燥,许多城市晴天通过喷雾车喷洒水雾,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改善城市环境。如图示意喷雾车作业情况。
    简述城市空气干燥的原因以及喷雾加湿对城市环境的改善作用。

    组卷:11引用:8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