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部编版八年级上册《第10课 三峡》2023年同步练习卷(1)

发布:2024/7/28 8:0:9

一、选择题

  •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53引用:3难度:0.9
  • 2.下列句子节奏划分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378引用:3难度:0.7
  • 3.对句子的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45引用:3难度:0.8

二、基础知识

  • 4.识记生难字。
    xī月
     
    沿
     
    素tuān
     
    𪩘
     
    飞shù
     
     

    组卷:83引用:3难度:0.8

七、文言文阅读

  • 13.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问题。
    三峡
    【北魏】郦道元
          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多趣味。
          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天蔽日 隐:隐瞒
    B.多趣味 良:甚,很
    C.绝多生怪柏 :山峰
    D.哀转久 绝:消失
    (2)下列对本文内容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本文第一段写山势,先写其连绵不断,再写其高耸。
    B.本文第二段写水势,先写水之速,再写水之盛。
    C.作者将景物寓于四季变化中来描写,将静态景物动态化。
    D.本文描写了大自然无比雄伟壮丽的景色,抒发了作者热爱祖国山河的情怀。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4)郦道元堪称写水的高手,他用“
     
     
    ”描写水势盛大,又用“
     
     
    ”描写江水清澈,语言凝练而意蕴丰富。(用原文的语句填空)
    (5)从全文看,第四段中引用渔歌的作用是什么?
    (6)作者写三峡四季水况时,为何先写“夏水”?

    组卷:68引用:2难度:0.5
  • 14.读《三峡》,完成下列各题。
    三  峡郦道元      ①自三峡七百里中,两岸连山,略无阙处。重岩叠嶂,隐天蔽日,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至于夏水襄陵,沿溯阻绝。或王命急宣,有时朝发白帝,暮到江陵,其间千二百里,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③春冬之时,则素湍绿潭,回清倒影,绝𪩘多生怪柏,悬泉瀑布,飞漱其间,清荣峻茂,良多趣味。
          ④每至晴初霜旦,林寒涧肃,常有高猿长啸,属引凄异,空谷传响,哀转久绝。故渔者歌曰:“巴东三峡巫峡长,猿鸣三声泪沾裳。”
    (1)我能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①春冬
     
    ②哀转久
     
    ③夏襄陵
     
    王命急宣
     
    (2)用原文填空
    ①文中与李白的《早发白帝城》中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一句意思相应的句子是:
     

    ②总括三峡春冬美景的句子:
     
     

    (3)对选文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重岩叠嶂,隐天蔽日”从正面描写了三峡的景色。
    B、“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以夸张的手法写出了三峡水流速度之快。
    C、选文的第四段描写了春季三峡的凄清悲凉。
    D、文字布局自然,先写山,后写水,突出了三峡山高水险的特点。
    (4)我能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自非亭午夜分,不见曦月。
    ②虽乘奔御风,不以疾也。

    组卷:15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