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1-2022学年河北省石家庄市藁城一中七年级(下)第一次月考语文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积累与运用(12分)

  • 1.下列加点的字注音正确的一项(  )

    组卷:13引用:1难度:0.8
  • 2.下列词语中书写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0引用:1难度:0.8
  • 3.下列加点词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是(  )

    组卷:18引用:1难度:0.8
  • 4.依次填入下列各句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心灵的快乐是自足的。如果你的心灵足够丰富,即使身处最单调的环境,你仍能____。如果你的心灵足够高贵,即使遭遇最悲惨的灾难,你仍能____。这是一笔任何外力都夺不走的____,是孟子所说的“人之安宅”,你可以借之安身立命。

    组卷:11引用:1难度:0.8

二、文化积累(14分)

  • 12.中国核潜艇之父——黄旭华
    高荣伟
          87岁的黄旭华,是中国第一代核动力潜艇研制创始人之一,被誉为“中国核潜艇之父”。作为中国工程院首批院士,他曾先后获得国家科学技术进步特等奖、全国科学大会奖等。
          黄旭华是广东省揭阳市揭东县人,祖辈大多从医,很小的时候,父母就希望他未来能够从医。为什么后来学起了造船?据黄老回忆:“那时日本人入侵,我们被迫离开华南沿海家乡,往内陆转移。轰炸一来,必须躲到掩体中。那时我就想,要么上天,要么入海。”1945年,黄旭华考取了交大的造船系。
    投入核潜艇研究,则是上世纪50年代了。1958年,聂荣臻元帅向党中央请示上核潜艇,很快获批。因为曾有过几年仿制苏式常规潜艇经历,黄旭华被选中参研。那时,对核潜艇的研究极为保密,黄旭华不得不远离父母家人。新婚不久的黄旭华告别妻子,只身来到风暴经常光顾的试验基地。后来,他们干脆把家也搬到了荒凉的小岛上。
          此后30多年,他的父母和八个兄弟姐妹都不知道他在干什么。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才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也不知他是干什么的,母亲则从63岁盼到93岁才见到他一面。
    核潜艇,被称为集海底核电站、海底导弹发射场和海底城市于一体的尖端工程。中国的核潜艇研制工作,是从一个核潜艇玩具模型开始的。当时,核潜艇什么模样,大家都没见过。黄旭华选择了难度很大但却是最先进的水滴线型。为确定可行性,他和同事们在实验室里不知度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
          为了艇上千万台设备,上百公里长的电缆、管道,黄旭华要联络全国24个省市的2000多家科研单位,工程复杂。那时,又没有计算机,黄旭华和同事们用算盘和计算尺,演算出了成千上万个数据。
          经过黄旭华与团队的艰苦科研,1964年我国第一艘核动力潜艇研制成功,1970年试航,1974 年交付海军,1981年中国第一艘导弹核潜艇顺利下水。中国成为继美、苏(今俄)、英、法之后,世界上第5个拥有核潜艇的国家。
          1988年初,核潜艇按设计极限在南海作深潜试验。这是举世公认的危险试验,有的参试人员向亲人嘱托了后事。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再一次检查每一台设备,每一块钢板,每一条焊缝,每一根管道,确认万无一失后,核潜艇开始下潜。100米、200米、250米、300米,巨大的水压使艇身多处发出“咔咔咔”的声响。黄旭华镇定自若,指挥试验人员记录各项有关数据。平安上来后,他诗兴大发,现场作诗曰:“花甲痴翁,自探龙宫;惊涛骇浪,乐在其中。”
          当试验成功的消息传到黄老家中,一向默默支撑着家庭重担的妻子放声大哭……
    (选自《共产党员》,2014年11期)(1)阅读文章,根据黄旭华的人生经历,请用简洁的语言加以概括。
    立志上天入海→
     
     
    →取得巨大科研成果
    (2)在进行核潜艇研究的过程中,黄旭华遇到了哪些困难?
    (3)结合文章内容,说说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表达作用。
    直到上世纪80年代,他陆续跟家人联系,但父亲临终时不知他是干什么的。
    ②已经62岁的黄旭华决定亲自带队作深潜试验。
    (4)文中画线句子中,为什么要详细交代具体的年份?
    (5)黄旭华为我国核潜艇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他和邓稼先共同的特点是什么?请你用简要的语言概括。

    组卷:811引用:7难度:0.7

三、写作题(50分)

  • 13.作文。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500字。
    提示:(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2)“这样的人”可以是熟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人,比如路人、新闻报道中的人;可以是某个具体的人,也可以是某一类人。 (3)“这样的人”应该是具有某种精神品质,或代表某种风气的人。要着眼于个性、品质支描写,写出你的情感倾向。

    组卷:209引用:33难度:0.7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