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2023学年福建省漳州市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B卷)

发布:2024/12/6 14:30:2

一、选择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 1.空气中含量较多且化学性质比较活泼的气体是(  )

    组卷:187引用:103难度:0.9
  • 2.春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有着悠久的文化历史,下列春节习俗包含有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44引用:7难度:0.8
  • 3.下列实验基本操作正确的是(  )

    组卷:9引用:3难度:0.8
  • 4.下列物质的用途主要由其物理性质决定的是(  )

    组卷:20引用:2难度:0.8
  • 5.某同学在注射新冠疫苗时,闻到消毒棉签散发出酒精的气味,主要原因是(  )

    组卷:12引用:2难度:0.5
  • 6.河南安阳“11.21”火灾造成重大损失,其原因是工人电焊时引燃车间内堆放的大量布料,产生大量浓烟和有害气体。有关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28引用:3难度:0.8

二、解答题(共8小题,满分58分)

  • 17.某化学兴趣小组探究燃烧与灭火的原理时,进行如图1实验:点燃两支蜡烛,分别在蜡烛上扣上大小一样的烧杯。

    (1)实验现象:a中澄清石灰水
     
    ,b中内壁出现
     
    ,一段时间后蜡烛都熄灭。
    (2)结论:蜡烛燃烧生成了二氧化碳和水,说明蜡烛的组成中一定有
     
     
    元素。
    问题1:氧气耗尽使蜡烛熄灭吗?
    利用氧气传感器测定蜡烛在某密闭容器内燃烧过程中氧气浓度的变化,如图2所示:
    (3)据图分析,蜡烛的熄灭时间是
     
    。t2至t3,氧气浓度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4)由此实验得出的结论是
     

    问题2: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使蜡烛熄灭吗?
    小组同学将燃着的蜡烛伸入二氧化碳与氧气体积比4:1混合气体中,发现蜡烛先是正常燃烧而后才慢慢熄灭,并未出现立即熄灭的情况,说明二氧化碳浓度增加不是使蜡烛熄灭的原因。
    (5)如图3所示,先往250mL液体中通入氧气,待观察到量筒内液体体积为
     
    mL时,改换烧杯接液体,再通入二氧化碳至液体完全排出,获得混合气体。图中植物油的作用
     

    (6)该装置收集到的混合气体体积比存在误差,你觉得产生误差的原因是
     

    组卷:112引用:4难度:0.5
  • 18.碳化铝(Al4C3)主要用作甲烷发生剂,在冷水中与水反应会产生甲烷,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Al4C3+12H2O═4Al(OH)3+3CH4↑。计算:7.2g碳化铝与水完全反应,可产生甲烷(密度为0.7g/L)的体积是多少?(精确到0.1L,写出计算过程)

    组卷:34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