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5章 透镜及其应用》2023年单元测试卷(B卷)
发布:2024/8/29 2:0:8
一、选择题
-
1.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60引用:11难度:0.7 -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其下方的纸上呈现一个并非最小的光斑,这时光斑到凸透镜的距离为L.若凸透镜靠近纸的过程中光斑先变小后变大,该凸透镜的焦距( )
组卷:504引用:20难度:0.7 -
3.如图所示,F1、F2是凸透镜的焦点,S是放在凸透镜前的点光源,S′是S经凸透镜所成的像。当光源S沿平行主轴的方向向透镜移动时(始终保持u>f),像S′远离透镜移动的情况是( )
组卷:1751引用:21难度:0.7 -
4.小青和小山用焦距相等的相同相机对远处的同学进行拍照,洗出的底片如图所示则( )
组卷:37引用:5难度:0.9 -
5.蜡烛放在如图所示位置,通过凸透镜成倒立、缩小的像,小玉画了图中的光路,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306引用:6难度:0.5 -
6.摄影师给全班同学照合影时,从取景框中发现靠边的两位同学没有在框内,则摄影师应将照相机( )
组卷:29引用:3难度:0.7 -
7.教室里安装的电子白板投影仪,其镜头的焦距为15cm,为了在白板上得到清晰的像,投影仪镜头到白板的距离应( )
组卷:320引用:5难度:0.7
五、解答题
-
20.在“研究凸透镜成像条件”的实验中小利同学做此实验时得到的像如图a、b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光具座上有A、B、C三个位置用于放置蜡烛、凸透镜、光屏(如图a),在放置上述三个器材时,应使它们的中心高度 。
(2)将凸透镜正对太阳光,在透镜的另一侧移动光屏,在距透镜10cm处,屏上呈现出最小最亮的光斑,则此凸透镜焦距是 cm。
(3)图a中所观察到的像是 像。(描述要完整)
(4)从图中的现象可知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的范围是 。
(5)利用凸透镜的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 。
(6)若在如图a中的情况下,再把蜡烛与透镜的距离增大10cm,则增大后所成的像是 像(描述要完整),根据这一成像原理可制成照相机。
(7)在光屏上得到烛焰的清晰的像后,如果将透镜的下半部分遮住,我们将看到烛焰的 (A.上半部分 B.下半部分 C.全部,用代号填写)的像,像的亮度将变 。
(8)小莉同学做实验时,发现烛焰在光屏上的像偏高,如图b所示,若要使烛焰成像在光屏中心,只调节光屏,应将光屏向 (填“上”、“下”)调节。组卷:49引用:6难度:0.4 -
21.在用光具座研究凸透镜成像规律的实验中:
(1)测量凸透镜的焦距如图1所示,则该凸透镜的焦距为cm。
(2)将蜡烛、凸透镜、光屏依次放在光具座上。点燃蜡烛后,调节烛焰、凸透镜、光屏的中心大致在上。这样做的目的是。
(3)当烛焰距凸透镜15cm时,移动光屏,可在光屏上得到一个清晰的倒立、的实像。就是利用这一成像规律工作的(填光学仪器)。
(4)调整蜡烛到凸透镜的距离等于2倍焦距,移动光屏,当光屏到凸透镜的距离v=时,在光屏上可以观察到、倒立的实像。此时,用书遮住半个凸透镜,像的大小有无变化?;像的明暗程度有无变化?若有,怎样变化?。
(5)有位同学将近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如图2).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再向凸透镜方向移动光屏至某一位置时,屏上的像又变清晰了。以上现象说明:
① ②
(6)另有一位同学将远视眼镜放在烛焰和凸透镜之间,移动光屏的位置,直至光屏上出现烛焰清晰的像。取走眼镜,屏上的像变模糊了,此时要使屏上的像变清晰,应向(选填“凸透镜”。“远离凸透镜”或“竖直向下”)方向移动光屏,因为远视眼镜对光线具有作用。
(7)当烛焰离凸透镜5cm时,光屏上,但透过凸透镜能看到像。当蜡烛逐渐消耗而变短,若要使烛焰的像依然成在光屏中央,可将凸透镜向移动。(填“上”或“下”)组卷:392引用:3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