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2年广东省广州市天河区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郴州女孩江梦南从小失去了听力,在父母的帮助下,她学会了“听”和“说”唇语,不仅没有失学,而且一路考出了偏远的瑶族乡镇,直到考上了清华的博士,她的故事告诉我们(  )
    ①要有战胜困难的勇气和意志
    ②善于借助他人的帮助
    ③考上名牌大学才能出人头地
    ④努力活出生命的精彩

    组卷:24引用:5难度:0.7
  • 2.月有阴晴圆缺,人有悲欢离合,情绪丰富了我们的生活,也可能带给我们烦恼,我们要学会调节情绪。下列调节情绪的方法值得肯定的有(  )
    ①愤怒时,学会合理发泄和表达自己的愤怒
    ②悲伤时,强颜欢笑,维持良好的个人形象
    ③嫉妒时,客观分析优缺点,不断完善自己
    ④焦虑时,可通过适度的运动进行自我调整

    组卷:94引用:10难度:0.8
  • 3.观察漫画,我们从中得到的启示是(  )
    ①规则会限制人们的自由
    ②要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
    ③要文明有礼,尊重他人
    ④遵守规则,更需要自律

    组卷:27引用:2难度:0.6
  • 4.“内卷”与“躺平”两个热词,一个指向过度竞争,一个代表放弃努力。新时代的年轻人既不能“内卷”,也不可“躺平”,应该(  )
    ①靠勤劳智慧创造美好生活
    ②正确看待压力和竞争
    ③避免参与竞争,顺其自然
    ④正视现实,理性选择

    组卷:49引用:4难度:0.8
  • 5.广州一家长刘某在网络上编造并散布女儿被老师体罚吐血等虚假信息,造成公共秩序严重混乱,被法院以寻衅滋事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缓刑二年,对此案例,解读正确的是(  )
    ①有期徒刑一年六个月是主刑
    ②网络造谣都是触犯刑法的行为
    ③应受刑罚处罚是犯罪的必然后果
    ④法治兴则国家兴,法治强则国家强

    组卷:47引用:2难度:0.8
  • 6.某中学生利用3个月的时间调查了本市公交专用道的使用情况,撰写出上万字的研究报告,提出了合理使用公交专用道的建议,受到政府有关部门重视。这一事例表明(  )
    ①关注并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是当代中学生的责任
    ②开展社会调研有助于提高中学生公共参与素养
    ③就解决交通拥堵问题提出建议是中学生的权利
    ④反映公共管理问题时需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组卷:17引用:1难度:0.7
  • 7.广州正式启动三地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268项政务服务事项“跨省通办”,让企业和当事人办理异地业务实现和本地业务一样的省事、便捷、高效,此举旨在(  )
    ①拓展政府的工作职能
    ②提高政府的服务效能
    ③提升治理能力和水平
    ④实现权力的跨区监督

    组卷:20引用:2难度:0.7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3小题,共50分考生根据要求作答。

  • 22.冰雪之约,中国之邀。2022年北京冬奥会既是全球瞩目的体育盛会,也是一场文化盛宴,更是展现新时代国家形象的重要窗口和契机。
    冬奥剪影

    (1)请在以上横线填入正确的内容。
    浪漫冬奥
    北京冬奥会、全要素、创新性地向世界展示了中华文化的魅力。从开幕式上以二十四节气的形式倒计时,到“黄河之水天上来”的磅礴气势:从以熊猫和灯笔为原型的吉祥物,到颁奖花束上的非遗技艺:从把《千里江山图》制作成赛场上的形象录观,到冬奥村里的中医诊疗;从迎客松,到送别柳……冬奥盛会上,中国文化元素大放异形,“中国式浪漫”浸润人心,让不少人惊呼“世界可以永远相信中国美”。
    (2)运用“延续文化血脉”的相关知识,分析北京冬奥会融入中华文化元素的意义。
    团结冬奥
    百年变局叠加世纪疫情,世界比任何时候都更需要团结,2021年7月,国际奥委会第138次全会表决通过,同意在奥林匹克格言“更快、更高、更强”之后加入“更团结”。
    北京2022年本奥会的主题口号是“一起向未来”!“一起”展现了人类在面对困境,指明了战胜困难,开创未来的成功之道。“向未来”表达了人类对美好明天的憧憬,传达了信心和希望,“一起向未来”是态度,是倡议,更是行动方案,倡导追求团结,和平、包容的共同目标,是更快、更高、更强、更团结的奥林匹克精神的中国宣扬。
    (3)从奥林匹克格言加入“更团结”的北京冬奥口号“一起向未来”,表达了全世界需要致力开创美好未来的共同愿望。请运用所学知识加以说明。

    组卷:62引用:1难度:0.1
  • 23.当今世界,科学技术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深刻影响着国家前途命运,影响着人民生活福祉,让科学家成为全民偶像,让献身科学成为青少年的理想,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汇聚磅礴力量。
    从董存瑞、雷锋,到钱学森、陈景润,再到“四大天王”和周杰伦……偶像的更迭,映射着时代的变迁,也不断改写着“偶像”的内核外延。从“颜值即王道”到“造最闪亮的星”。当代青少年的偶像观正走向成熟,其中,“贡献者”“人民英雄”等词语成为潮流。

    偶像的力量永远都在,如同远方的光亮,遥远但真切地为我们提供方向和鼓励,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一个时代有一个时代的担当。在悼念在隆平院士的一篇文章中写道:“别哭了,准备上场吧,当熟悉的名字相继离开我们时,便要知道,时代的接力棒就要到我们手上了。”
    作为新时代中国青年的你,请结合材料,运用所学道德与法治的相关知识,谈谈你的感悟。文中不得泄露个人信息。

    组卷:61引用:1难度:0.4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