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里水镇中考道德与法治一模试卷
发布:2024/10/27 5:30:3
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3分,共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
1.所有的不凡,一定伴随着数不尽的跌倒;所有的辉煌,一定伴随着数不清的挫折。不停走,别放弃,总有一天会柳暗花明。这句哲理性语言告诉我们( )
组卷:28引用:5难度:0.8 -
2.对如图的漫画分析准确的是( )
组卷:57引用:2难度:0.8 -
3.步入青春期后,我们对社会、对遇到的问题开始有更多自己的认识与见解,不再人云亦云,盲目跟从他人观点。这说明我们除了生理变化以外( )
组卷:90引用:3难度:0.8 -
4.俗语“自满的人都不满,自大的人都不大”告诉我们认识自己( )
组卷:28引用:4难度:0.8 -
5.广东省文明办、省妇联联合在广州举办“赓续岭南家风厚植家国情怀——2022年广东十大最美家庭揭晓暨省五好家庭颁奖活动。”对上述活动的开展认识不正确的是( )
组卷:18引用:3难度:0.6 -
6.80岁时公司资金链断裂,欠了2077万债务,拒绝申请破产,用10年时间还清欠款……,浙江丽水92岁“诚信奶奶”陈金英谈起当年为何不申请破产而是坚持卖羽绒服还债,说出了她最朴素的想法:做生意就是要讲信用、守信用,老老实实做事情,欠别人的钱就应该还上。“诚信奶奶”陈金英的事迹告诉我们( )
①公民应自觉践行诚实守信的传统美德
②公民要善用诚信智慧,珍惜诚信记录
③诚信是个人安身立命之本,能赢得信任
④诚信是民法原则,违背会受到刑罚惩罚组卷:19引用:3难度:0.8 -
7.如图中的漫画中中侵犯了“被囚禁者”的( )
组卷:64引用:7难度:0.8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共3小题,第21小题10分,第22小题14分,第23小题16分,共40分。
-
22.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2022年11月29日,我国申报的“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我国已有43个项目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居世界第一;自古以来,中国人就开始种茶、采茶、制茶和饮茶,发展出绿茶、黄茶、黑茶、白茶、乌龙茶、红茶六大茶类及花茶等再加工茶,2000多种茶品供人饮用与分享。
材料二:中华茶文化,不但包含物质文化层面,还包含深厚的精神文明层次。唐代茶圣陆羽的茶经在历史上吹响了中华茶文化的号角。从此茶的精神渗透了宫廷和社会,深入中国的诗词、绘画、书法、宗教、医学;传统制茶技艺主要集中于秦岭淮河以南、青藏高原以东的江南、江北、西南和华南四大茶区,相关习俗在全国各地广泛分布,为多民族所共享。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是有关茶园管理、茶叶采摘、茶的手工制作,以及茶的饮用和分享的知识、技艺和实践;通过丝绸之路、茶马古道、万里茶道等,茶穿越历史、跨越国界,深受世界各国人民喜爱,已经成为中国与世界人民相知相交的重要媒介。
(1)结合材料,从文化的角度谈谈“中国传统制茶技艺及其相关习俗”被列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意义?
(2)结合材料谈谈我们应该如何将“中华茶文化”发扬光大?组卷:58引用:1难度:0.4 -
2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农业农村部数据显示,中国14多亿人口每天要消耗70万吨粮、9.8万吨油、192万吨菜和23万吨肉。如何用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世界近1/5的人口?面对“谁来养活中国”的提问,下列这些数据带你看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
【探究一】读懂“端牢中国饭碗”
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粮食生产,提出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牢牢把住粮食安全主动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全方位夯实粮食安全根基”“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1)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确保中国人的饭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的原因是什么?
【探究二】读懂“中国底气”
(2)结合上面数据谈谈“我们端牢中国饭碗的底气”有哪些?
【厉行节约】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据国家粮食局数据显示,我国每年生产的粮食中有35%被浪费掉,餐桌浪费更是触目惊心,中国餐饮业人均食物浪费量为每人每餐93克,浪费率为11.7%,大型聚会浪费率达38%,学生盒饭有三分之一被扔掉。
(3)我们青少年怎样厉行节约,减少浪费?组卷:20引用:1难度: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