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章 化学反应原理》2013年单元测试卷(建瓯二中)
发布:2024/12/23 12:30:3
一、选择题(本题包括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同一温度下,强电解质溶液a、弱电解质溶液b、金属导体c三者的导电能力相同,若升高温度后,它们的导电能力强弱顺序是( )
组卷:228引用:7难度:0.7 -
2.氯气溶于水达到平衡后,若其它条件不变,只改变某一条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7难度:0.7 -
3.取浓度相同的NaOH和HCl溶液,以3:2体积比相混合,所得溶液的pH等于12,则该原溶液的浓度为( )
组卷:137引用:37难度:0.7 -
4.欲使0.1mol/L的KHCO3溶液[H+]、[CO32-]、[HCO3-]都减小,可采用的方法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7 -
5.在一定体积pH=12的Ba(OH)2溶液中,逐滴加入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HSO4溶液,当溶液中的Ba2+恰好完全沉淀时,溶液pH=11.若反应后溶液的体积等于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的体积之和,则Ba(OH)2溶液与NaHSO4溶液体积比是( )
组卷:194引用:56难度:0.7 -
6.在a L Al2(SO4)3和(NH4)2SO4的混合溶液中加入b mol BaCl2,恰好使溶液中的SO42-离子完全沉淀;如加入足量强碱并加热可得到c mol NH3,(已知NH4++OH-
NH3↑+H2O)则原溶液中的Al3+的物质的量浓度(mol•L-1)为( )△组卷:123引用:105难度:0.7 -
7.下列离子方程式正确的是( )
组卷:15引用:1难度:0.7
二、非选择题(17题9分、18题10分、19题9分、20题10分、21题14分、共52分.)
-
20.在25mL 0.1mol•L-1的NaOH溶液中逐滴加入0.2mol•L-1的CH3COOH溶液,溶液pH变化曲线如图1所示.
(1)B点溶液呈中性,有人据此认为,在B点时NaOH溶液与CH3COOH溶液恰好完全反应,这种看法是否正确?
(2)关于该滴定实验,从下列选项中选出最恰当的一项(选用滴定管如图2所示)锥形瓶中的溶液 滴定管中的溶液 选用指示剂 选用滴定管 A 碱 酸 石蕊 乙 B 酸 碱 甲基橙 甲 C 碱 酸 酚酞 甲 D 酸 碱 酚酞 乙
(4)在C点,溶液中离子浓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组卷:14引用:3难度:0.3 -
21.有一瓶澄清的溶液,其中可能含有NH4+、K+、Na+、Mg2+、Ba2+、Al3+、Cl-、I-、NO3-、CO32-、S2-、SO42-、AlO2-、SO32-,取该溶液进行以下实验:
(1)取pH试纸检验,溶液呈强酸性,可以排除
(2)取出部分溶液,加入少量CCl4及数滴新制氯水,经振荡后CCl4层呈紫红色,可以排除
(3)另取出部分溶液逐渐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从酸性逐渐变为碱性,在滴加过程中和滴加完毕后,溶液均无沉淀产生,则又可以排除
(4)取出部分上述碱性溶液加Na2CO3溶液后,有白色沉淀生成.
(5)将(3)得到的碱性溶液加热,有气体放出,该气体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
根据上述实验事实确定:该溶液中肯定存在的离子是组卷:4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