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北京市西城区七年级(上)期末生物试卷
发布:2024/12/1 19:30:3
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满分40分)
-
1.“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中体现生命现象的是( )
组卷:57引用:4难度:0.5 -
2.同学们在了解校园植物的种类、数量及分布情况时,主要采用的科学方法是( )
组卷:46引用:3难度:0.5 -
3.立秋过后,同学们栽培的樱桃番茄生长速度变慢,其主要影响因素是( )
组卷:57引用:1难度:0.6 -
4.如下表为某同学设计的探究“光对鼠妇分布的影响”的实验方案,需要修改的是( )
组别 鼠妇数量 实验盒底部 温度 光照 甲 15只 湿润土壤 5℃ 明亮 乙 15只 湿润土壤 25℃ 阴暗 组卷:61引用:2难度:0.5 -
5.地球上最大的生态系统为( )
组卷:201引用:201难度:0.9 -
6.如图为正在分裂的胚胎细胞,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组卷:60引用:2难度:0.5 -
7.用显微镜观察人口腔上皮细胞时,下列四种镜头组合中看到细胞体积最大的是( )
组卷:75引用:2难度:0.7 -
8.如图四种组织中,具有保护和分泌功能的是( )
组卷:50引用:2难度:0.7 -
9.关于如图所示两种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 )
组卷:37引用:3难度:0.7
二、解答题(共7小题,满分60分)
-
26.某校在“建设绿色校园”跨学科实践活动中,有小组实施“利用小菜园为校园增绿”项目,为提高蔬菜的产量,进行了探究活动。
(1)同学们种植的小白菜生长周期约60天,幼苗出土20天左右移栽到实验槽进行相关实验。移栽时可以采取的提高成活率的措施有
(2)菜园采用滴灌方式浇水,水中含氧量是否会影响蔬菜产量呢?同学们研究了不同增氧滴灌方式对小白菜产量的影响。
实验方案表组别 水处理方式 小白菜数量 浇水频率 A组 物理增氧(利用仪器震动) 24株 1次/3天 B组 化学增氧(加入化学药品) 24株 1次/3天 C组 普通自来水 24株 a
②实验方案表中,起对照作用的是
③图2、图3是部分实验结果,同学们将叶绿素相对含量作为预测产量的指标之一,原因是
④如图3可知,增氧滴灌能够提高蔬菜产量,推测原因是水中增氧有利于促进根
(3)若要向菜农广泛推广上述增氧滴灌方式,你认为还需要做哪些研究?组卷:238引用:4难度:0.3 -
27.阅读科普文章,回答问题。
细胞是生物体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多细胞生物为了整体的利益,有时需要一部分细胞主动死亡,即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什么是程序性死亡?为什么要这么做呢?
首先,在某些生物体中,部分细胞的死亡是正常发育的必要条件。例如青蛙在发育过程中,要经过蝌蚪的阶段,依靠尾游泳。而在蝌蚪发育成青蛙时,四肢长出,尾却需要消失,这时尾巴上的细胞就要经历程序性死亡。
其次,细胞的程序性死亡可以消除已经受损、老化或者已经被病毒感染的细胞。如被病毒感染的细胞会将细胞内的病毒蛋白质的一部分呈现在细胞表面上,相当于告诉身体:“瞧,我这个细胞里面有这些病毒的蛋白质”,身体就知道这个细胞被感染了,发出信号,让这些细胞启动程序性死亡。
再次,在动物体中,总会有一些原因使得部分细胞变得异常,比如细胞分裂时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等。这些异常的细胞通常也要经历程序性死亡。如果有部分异常的细胞不服从整体利益,不启动程序性死亡,相反却不受控制地生长和分裂,和其他正常细胞争夺资源,就会形成肿瘤。如果它们还能脱离原来的位置入侵其他组织,到身体的其他地方“安营扎寨”,那就是癌,即恶性肿瘤。动物身体内的循环系统能够输送细胞,给癌细胞的扩散提供了方便的途径。为什么植物不得癌症?主要是因为植物细胞有细胞壁,能够把细胞固定住,而且植物体内的输导组织不能输送细胞。
以上实例可以说明,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是生物正常发育和维持健康的重要机制。
(1)程序性死亡是
(2)根据文章信息,受损、老化或者
a.遗传物质复制出现错误
b.被病毒感染
c.正常生长
(3)如果细胞的程序性死亡不能正常进行,可能会引发动物体形成
(4)细胞的程序性死亡机制有助于维持细胞结构和组卷:141引用:5难度: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