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10年第二十届“天原杯”全国初中学生化学素质和实验能力竞赛(广州赛区)初赛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4小题,每小题2分,共28分.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请将正确选项的字母填在该题后的括号内)

  • 1.在绚丽多彩的物质世界里,下列色彩是由化学变化呈现出来的是(  )

    组卷:132引用:80难度:0.9
  • 2.下列物质中,属于纯净物的是(  )

    组卷:31引用:15难度:0.9
  • 3.人们常说“墙内开花墙外香”,这句话的科学本意揭示了(  )

    组卷:189引用:25难度:0.9
  • 4.2009年12月7日世界气候大会在丹麦首都哥本哈根举行,旨在控制大气中二氧化碳、甲烷和其他造成“温室效应”的气体的排放,将温室气体的浓度稳定在使气候系统免遭破坏的水平上.控制二氧化碳排放,更需要从人人做起,“低碳生活”有望成为新的时尚流行全球.“低碳生活”是指生活作息时所耗用能量要减少,从而减低碳特别是二氧化碳的排放.下列不属于“低碳生活”方式的是(  )

    组卷:10引用:10难度:0.9
  • 5.中国科学家以二氧化碳和金属钠为原料,在一定条件下制得了金刚石,化学方程式为:3CO2+4Na
    470
    80
    MP
    a
    xR+C(金刚石),则x;R为(  )

    组卷:49引用:37难度:0.7
  • 6.下列对相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组卷:50引用:7难度:0.9
  • 7.把分别盛满甲、乙、丙气体的试管倒插入盛有水的烧杯中,一段时间后,观察到如图所示的现象,对甲、乙、丙气体的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537引用:104难度:0.9
  • 8.20℃时,NaCl溶解于水的实验数据如表.则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实验序号 水的质量(g) 加入NaCl的质量(g) 溶液的质量(g)
    10 2 12
    10 3 13
    10 4 13.6
    10 5 13.6

    组卷:144引用:43难度:0.7
  • 9.某些玻璃仪器,为保证其密闭性,常常把玻璃的接触面处磨毛(也称磨砂),下列仪器的口部经过了磨毛处理的是(  )

    组卷:46引用:21难度:0.9
  • 10.X、Y、Z、W是四种不同的金属,为比较金属活动性的强弱,某同学利用这四种金属单质、盐酸、Z的硝酸盐、W的硝酸盐,进行有关实验,结果如下表(能发生置换反应的记为“√”,不能反应的记为“—”,无标记的表示未做该实验).这四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为(  )
    X Y Z W
    盐酸 - -
    Z的硝酸盐
    W的硝酸盐 -

    组卷:283引用:50难度:0.9

七、(本大题包括2小题,共20分)

  • 31.为了将混有硫酸钠、碳酸氢铵(不稳定,受热易分解生成氨气、二氧化碳和水)的氯化钠提纯,并制得纯净的氯化钠溶液,某同学设计的实验流程如下:

    试回答下列问题:
    (1)操作②能否用硝酸钡溶液?说明理由
     

    (2)进行操作②后,如何判断
    SO
    2
    -
    4
    已除尽,方法是
     

    (3)操作③的目的是
     
    ;为什么不先过滤而后加碳酸钠溶液,其理由是
     

    (4)此设计方案是否严密,说明理由
     

    组卷:1引用:4难度:0.5
  • 32.某课外活动小组用加热碳粉(过量)和氧化铜的混合物的方法制得铜粉样品后,再用下图装置对得的样品进行实验.图中铁加台等装置已略去.
    请帮助他们完成下列实验报告.

    (一)实验目的:
     

    (二)实验用品:
    仪器:天平、分液漏斗、锥形瓶、硬质玻璃管、干燥管、酒精灯、洗气瓶等
    药品:红褐色铜粉(含炭)样品,过氧化氢溶液、二氧化锰、碱石灰、浓硫酸
    (三)实验内容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有关化学方程式
    在C中加入样品Wg,D中装入药品后称量为m1g.连接好仪器后,检查装置气密性.
    打开A的活塞,慢慢滴加溶液
    对C进行加热,当C中药品充分反应后,关闭A的活塞,停止加热
    冷却后,称量D的质量为m2g
    (四)计算:样品中铜的质量分数=
     
    (用含W,m1\m2的代数式表示).
    (五)问题和讨论:
    实验完成后,教师评议说:按上述实验设计,即使C中反应完全、D中吸收完全、所得的结果也会有误差.经过讨论,有同学提出在B与C之间增加一个装置.再次实验后,得到了较为正确的结果. 原实验所结果不够准确的原因可能是
     
    ,在B与C之间增加的装置和其中盛放的药品可以是
     

    组卷:42引用:2难度:0.1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