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卷征集
加入会员
操作视频
当前位置: 试卷中心 > 试卷详情

2023-2024学年浙江省温州市鹿城区七年级(上)期中科学模拟练习试卷

发布:2024/9/17 0:0:8

一.选择题(共20题,共40分)

  • 1.如图所示,不属于自然现象的是(  )

    组卷:12引用:4难度:0.7
  • 2.为探究沙漠中的蝎子在白天为什么把身体藏在数厘米深的沙里这个问题,某同学做了一条个模拟实验,并测得以下一组数据:
    表面 2cm深处 4cm深处 6cm深处
    干细沙的温度(℃) 26 24 22 20
    湿泥土的温度(℃) 24 23 22 21
    根据所测得的数据,不能得到的结论是(  )

    组卷:34引用:1难度:0.5
  • 3.如图,测量一圆硬币的直径,下列方法正确的是(  )

    组卷:20引用:5难度:0.5
  • 4.体温计水银面指在37.5℃上,某同学在未甩的情况下,分别量出生病同学的体温,测得的结果第一次为37.5℃,第二次为38.5℃,第三次为38.5℃则(  )

    组卷:258引用:12难度:0.5
  • 5.在实验室里,同组的小刚不慎将一支水银温度计打破,亮晶晶的水银像珍珠一样洒落在实验桌上,此时你应该(  )

    组卷:13引用:4难度:0.5
  • 6.用材料甲制成的刻度尺去测量用材料乙制成的物体的长度。在5℃时测得的长度为L1,在30℃时测得的长度为L2。如果两次的测量方法都正确,且L1>L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组卷:359引用:6难度:0.5
  • 7.某同学进行长度测量时,记录的数据忘了写上单位。下列数据中,记录结果后面的单位是厘米的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8.测量一块体积约40厘米3的石块,选用量筒的量程最好是(  )

    组卷:6引用:2难度:0.5
  • 9.妈妈用体温计测得小明的体温为38.4℃,若没有把水银甩回玻璃泡,吃药后1小时再测量他的体温,下列可能出现的测量结果是(  )

    组卷:10引用:3难度:0.5
  • 10.小明在山上发现了一种奇异的花。经专家证实,这是一种可遇不可求的“幽灵之花”,学名水晶兰。水晶兰习性独特,只适宜于特定气候环境,一生经历种子发芽、生长到开花、结果等过程,据此在生物分类上应属于下列哪类生物?(  )

    组卷:41引用:9难度:0.5

三.实验探究题(本大题共3小题,共26分)

  • 29.如图中,甲、乙是不同生物细胞的结构示意图,丙是显微镜的结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
     
    是植物细胞。在制作有甲细胞的装片时,载玻片上应滴一滴
     

    (2)细胞的代谢与遗传受[D]
     
    控制,其内含有遗传物质。将细胞和外界环境隔开,保持细胞的相对独立性的,控制着细胞内外的物质交换的结构是
     

    (3)使用显微镜观察临时装片时,如在视野中已找到要观察的物像,为了使物像更加清晰,可调节显微镜的[3]
     

    (4)进行观察时,发现视野中有一污点,某同学转动物镜和移动玻片标本,污点都没有随着移动,说明污点在
     
    上。
    (5)在载玻片上写一个“b”字,用低倍镜观察,在视野内看到的图像是
     

    A.q
    B.d
    C.p
    D.b
    (6)如图①所示,在一个视野中看一行细胞,此时将显微镜物镜由原来的10×换成了40×,那视野中可以看到的细胞数目将
     
    (填“增加”“减少”或“不变”)。要将视野中如图②所示的细胞移动到中央,应向
     
    移动装片。

    (7)如图所示,1、2、3、4是这台显微镜的镜头,1、2有螺纹,3、4无螺纹;5、6为观察到清晰物像时物镜与装片的距离。欲在视野中观察到的细胞数目最少,其对应组合是
     


    A.1、3、5
    B.2、4、6
    C.2、3、5
    D.2、4、5
    (8)若通过显微镜观察到在视野内有一物体做顺时针运动,则该物体的实际运动方向是
     
    。(填“顺时针”或“逆时针”)
    (9)使用显微镜观察物像时,如果发现光线过强,应进行的操作是:
     
    来减小亮度。
    A.改用大光圈
    B.改用平面镜
    C.改用小光圈
    D.关掉所有灯

    组卷:106引用:1难度:0.5

四.解答题(共4分)

  • 30.如图是老师自制的温度计模型,用一个圆底烧瓶模拟温度计的玻璃泡,内装红色液体。常温下(25℃)把该温度计放在热水中时,细心观察会发现玻璃管内红色液柱会先稍微下降,然后再上升,请解释这一现象。

    组卷:19引用:3难度:0.5
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粤ICP备10006842号公网安备44030502001846号
©2010-2025 jyeoo.com 版权所有
APP开发者:深圳市菁优智慧教育股份有限公司| 应用名称:菁优网 | 应用版本:5.0.7 |隐私协议|第三方SDK|用户服务条款
广播电视节目制作经营许可证|出版物经营许可证|网站地图
本网部分资源来源于会员上传,除本网组织的资源外,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版权,请立刻和本网联系并提供证据,本网将在三个工作日内改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