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九年级上册《第12课 醉翁亭记》2023年同步练习卷(7)
发布:2024/9/22 0:0:8
一、选择题
-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组卷:799引用:3难度:0.8 -
2.下列朗读节奏划分不恰当的一项是( )
组卷:106引用:2难度:0.8 -
3.下列有关《醉翁亭记》的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组卷:489引用:2难度:0.8 -
4.“也”字表达的语气与其他三项不同的一项是( )
组卷:202引用:2难度:0.7
四、文言文阅读
-
12.阅读《醉翁亭记》,回答问题。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①名之者谁
②若夫日出而林霏开
③杂然而前陈者
(2)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
(3)文中极力渲染“乐”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4)欧阳修虽被贬滁州,却能够与民同乐,这给你怎样的启示?组卷:74引用:2难度:0.7 -
13.阅读下面两段文言文,完成问题。
甲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若夫日出而林霏开,云归而岩穴暝,晦明变化者,山间之朝暮也。野芳发而幽香,佳木秀而繁阴,风霜高洁,水落而石出者,山间之四时也。朝而往,暮而归,四时之景不同,而乐亦无穷也。
至于负者歌于途,行者休于树,前者呼,后者应,伛偻提携,往来而不绝者,滁人游也。临溪而渔,溪深而鱼肥,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山肴野蔌,杂然而前陈者,太守宴也。宴酣之乐,非丝非竹,射者中,弈者胜,觥筹交错,起坐而喧哗者,众宾欢也。苍颜白发,颓然乎其间者,太守醉也。
已而夕阳在山,人影散乱,太守归而宾客从也。树林阴翳,鸣声上下,游人去而禽鸟乐也。然而禽鸟知山林之乐,而不知人之乐;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醉能同其乐,醒能述以文者,太守也。太守谓谁?庐陵欧阳修也。
(选自欧阳修《醉翁亭记》)乙
欧阳修,幼敏悟过人,读书辄成诵。及冠,嶷然有声①。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读而心慕焉。修始在滁州,号醉翁,晚更号六一居士。天资刚劲,见义勇为,虽机阱在前,触发之不顾。放逐流离,至于再三,志气自若也。
方贬夷陵时,无以自遣,因取旧案反覆观之,见其枉直乖错不可胜数,于是仰天叹曰:“以荒远小邑,且如此,天下固可知。”自尔,遇事不敢忽也。学者求见,所与言,未尝及文章,惟谈吏事,谓文章止于润身,政事可以及物。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②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或问:“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何也?”曰:“以纵为宽,以略为简,则政事弛废,而民受其弊。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
(选自《宋史•欧阳修传》)[注]①嶷然有声:人品超群而享有声誉。②宽简:宽松简易。
(1)下列语句中加点词的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饮少辄醉 辄:就 B.晚更号六一居士 更:改变,更换 C.佳木秀而繁阴 秀:秀丽 D.故所至民便之 便:安逸、安适 A.太守与客来饮于此 得唐韩愈遗稿于废书簏中 B.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 为政宽简,而事不弛废 C.山间之四时也 触发之不顾 D.醒能述以文者 以纵为宽
A.甲文第一段介绍醉翁亭所在,由面到点,先“环滁”再“西南”,望“琅琊”闻“水声”,用“回”字“转”字,引出亭子,层层烘托,突出醉翁亭之美。
B.欧阳修天性刚直不阿,见义勇为,即使有陷阱在前面,都一往无前即使身受其害都不回头。即使被贬多次,他的志向也一样不变。
C.甲文写景抒情,情景交融,相映生辉。乙文以议论为主,表现欧阳修的为政之道。
D.从选文来看,欧阳修具有“与民同乐”的从政思想,他宽松待民,简易做事,达到了“凡历数郡,不见治迹,不求声誉,宽简而不扰,故所至民便之”的效果,而这种效果也就是《醉翁亭记》中“太守之乐其乐”的原因。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①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②吾所谓宽者,不为苛急;简者,不为繁碎耳。组卷:550引用:5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