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五四新版九年级(上)中考题单元试卷:第29章 反比例函数(17)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共2小题)
-
1.如图,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O是坐标原点,点A是函数y=
(x<0)图象上一点,AO的延长线交函数y=1x(x>0,k是不等于0的常数)的图象于点C,点A关于y轴的对称点为A′,点C关于x轴的对称点为C′,交于x轴于点B,连接AB,AA′,A′C′.若△ABC的面积等于6,则由线段AC,CC′,C′A′,A′A所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等于( )k2x组卷:3558引用:47难度:0.1 -
2.如图,点P(-1,1)在双曲线上,过点P的直线l1与坐标轴分别交于A、B两点,且tan∠BAO=1.点M是该双曲线在第四象限上的一点,过点M的直线l2与双曲线只有一个公共点,并与坐标轴分别交于点C、点D.则四边形ABCD的面积最小值为( )
组卷:2093引用:49难度:0.7
二、填空题(共2小题)
-
3.如图,反比例函数y=
的图象经过点(-1,-2kx),点A是该图象第一象限分支上的动点,连接AO并延长交另一分支于点B,以AB为斜边作等腰直角三角形ABC,顶点C在第四象限,AC与x轴交于点P,连接BP.2
(1)k的值为.
(2)在点A运动过程中,当BP平分∠ABC时,点C的坐标是.组卷:4270引用:48难度:0.7 -
4.如图,直线y=-3x+3与x轴交于点B,与y轴交于点A,以线段AB为边,在第一象限内作正方形ABCD,点C落在双曲线y=
(k≠0)上,将正方形ABCD沿x轴负方向平移a个单位长度,使点D恰好落在双曲线y=kx(k≠0)上,则a=.kx组卷:811引用:55难度:0.7
三、解答题(共26小题)
-
5.知识迁移
我们知道,函数y=a(x-m)2+n(a≠0,m>0,n>0)的图象是由二次函数y=ax2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类似地,函数y=+n(k≠0,m>0,n>0)的图象是由反比例函数y=kx-m的图象向右平移m个单位,再向上平移n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m,n).kx
理解应用
函数y=+1的图象可由函数y=3x-1的图象向右平移个单位,再向上平移个单位得到,其对称中心坐标为.3x
灵活应用
如图,在平面直角坐标系xOy中,请根据所给的y=的图象画出函数y=-4x-2的图象,并根据该图象指出,当x在什么范围内变化时,y≥-1?-4x-2
实际应用
某老师对一位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跟踪研究,假设刚学完新知识时的记忆存留量为1,新知识学习后经过的时间为x,发现该生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y1=;若在x=t(t≥4)时进行第一次复习,发现他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是复习前的2倍(复习的时间忽略不计),且复习后的记忆存留量随x变化的函数关系为y2=4x+4,如果记忆存留量为8x-a时是复习的“最佳时机点”,且他第一次复习是在“最佳时机点”进行的,那么当x为何值时,是他第二次复习的“最佳时机点”?12组卷:1312引用:48难度:0.5 -
6.如图,点A(1-
,1+5)在双曲线y=5(x<0)上.kx
(1)求k的值;
(2)在y轴上取点B(0,1),为双曲线上是否存在点D,使得以AB,AD为邻边的平行四边形ABCD的顶点C在x轴的负半轴上?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组卷:1533引用:45难度:0.5 -
7.如图,已知点A(4,0),B(0,4
),把一个直角三角尺DEF放在△OAB内,使其斜边FD在线段AB上,三角尺可沿着线段AB上下滑动.其中∠EFD=30°,ED=2,点G为边FD的中点.3
(1)求直线AB的解析式;
(2)如图1,当点D与点A重合时,求经过点G的反比例函数y=(k≠0)的解析式;kx
(3)在三角尺滑动的过程中,经过点G的反比例函数的图象能否同时经过点F?如果能,求出此时反比例函数的解析式;如果不能,说明理由.组卷:1850引用:54难度:0.5 -
8.如图1,点A(8,1)、B(n,8)都在反比例函数y=
(x>0)的图象上,过点A作AC⊥x轴于C,过点B作BD⊥y轴于D.mx
(1)求m的值和直线AB的函数关系式;
(2)动点P从O点出发,以每秒2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D-DB向B点运动,同时动点Q从O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沿折线OC向C点运动,当动点P运动到B时,点Q也停止运动,设运动的时间为t秒.
①设△OPQ的面积为S,写出S与t的函数关系式;
②如图2,当点P在线段OD上运动时,如果作△OPQ关于直线PQ的对称图形△O′PQ,是否存在某时刻t,使得点O′恰好落在反比例函数的图象上?若存在,求O′的坐标和t的值;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组卷:3189引用:53难度:0.5 -
9.如图,在矩形OABC中,OA=3,OC=5,分别以OA、OC所在直线为x轴、y轴,建立平面直角坐标系,D是边CB上的一个动点(不与C、B重合),反比例函数y=
(k>0)的图象经过点D且与边BA交于点E,连接DE.kx
(1)连接OE,若△EOA的面积为2,则k=;
(2)连接CA、DE与CA是否平行?请说明理由;
(3)是否存在点D,使得点B关于DE的对称点在OC上?若存在,求出点D的坐标;若不存在,请说明理由.组卷:4856引用:54难度:0.5 -
10.平面直角坐标系中,点P(x,y)的横坐标x的绝对值表示为|x|,纵坐标y的绝对值表示为|y|,我们把点P(x,y)的横坐标与纵坐标的绝对值之和叫做点P(x,y)的勾股值,记为「P」,即「P」=|x|+|y|.(其中的“+”是四则运算中的加法)
(1)求点A(-1,3),B(+2,3-2)的勾股值「A」、「B」;3
(2)点M在反比例函数y=的图象上,且「M」=4,求点M的坐标;3x
(3)求满足条件「N」=3的所有点N围成的图形的面积.组卷:1193引用:48难度:0.5
三、解答题(共26小题)
-
29.阅读下面的材料:
如果函数y=f(x)满足:对于自变量x的取值范围内的任意x1,x2,
(1)若x1<x2,都有f(x1)<f(x2),则称f(x)是增函数;
(2)若x1<x2,都有f(x1)>f(x2),则称f(x)是减函数.
例题:证明函数f(x)=(x>0)是减函数.2x
证明:假设x1<x2,且x1>0,x2>0
f(x1)-f(x2)=-2x1=2x2=2x2-2x1x1x22(x2-x1)x1x2
∵x1<x2,且x1>0,x2>0
∴x2-x1>0,x1x2>0
∴>0,即f(x1)-f(x2)>02(x2-x1)x1x2
∴f(x1)>f(x2)
∴函数f(x)=(x>0)是减函数.2x
根据以上材料,解答下面的问题:
(1)函数f(x)=(x>0),f(1)=1x2=1,f(2)=112=122.14
计算:f(3)=(x>0)是1x2
(2)请仿照材料中的例题证明你的猜想.组卷:953引用:48难度:0.1 -
30.理解:数学兴趣小组在探究如何求tan15°的值,经过思考、讨论、交流,得到以下思路:
思路一 如图1,在Rt△ABC中,∠C=90°,∠ABC=30°,延长CB至点D,使BD=BA,连接AD.设AC=1,则BD=BA=2,BC=.tanD=tan15°=3=12+3=2-2-3(2+3)(2-3).3
思路二 利用科普书上的和(差)角正切公式:tan(α±β)=.假设α=60°,β=45°代入差角正切公式:tan15°=tan(60°-45°)=tanα+-tanβ1-+tanαtanβ=tan60°-tan45°1+tan60°tan45°=2-3-11+3.3
思路三 在顶角为30°的等腰三角形中,作腰上的高也可以…
思路四 …
请解决下列问题(上述思路仅供参考).
(1)类比:求出tan75°的值;
(2)应用:如图2,某电视塔建在一座小山上,山高BC为30米,在地平面上有一点A,测得A,C两点间距离为60米,从A测得电视塔的视角(∠CAD)为45°,求这座电视塔CD的高度;
(3)拓展:如图3,直线y=x-1与双曲线y=12交于A,B两点,与y轴交于点C,将直线AB绕点C旋转45°后,是否仍与双曲线相交?若能,求出交点P的坐标;若不能,请说明理由.4x组卷:1385引用:45难度: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