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版八年级上册《第1章 机械运动》2021年单元测试卷(24)
发布:2024/4/20 14:35:0
一、单选题。
-
1.用最小刻度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以下几种记录数据中正确的是( )
组卷:39引用:1难度:0.9 -
2.下列运动中的人或物,速度最大的是( )
组卷:19引用:2难度:0.5 -
3.坐在逆水行驶的船中的乘客,我们说他静止是以下列哪种物体为参照物的?( )
组卷:95引用:15难度:0.9 -
4.使用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测量结果将( )
组卷:1675引用:5难度:0.9 -
5.用厚刻度尺测量木块的边长,则图中正确的是( )
组卷:24引用:2难度:0.9 -
6.如图所示,在小车上放一个玩具小人,用手缓慢拉动小车,车上的小人随车一起向前运动,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85引用:8难度:0.7 -
7.用标准的金属尺测量物体的长度,如果直尺遇冷后,长度减少,那么( )
组卷:360引用:8难度:0.9 -
8.甲、乙两物体分别以2m/s和3m/s的速度在同一水平直路面上自南向北做匀速直线运动,若以乙物体作为参照物时,甲的速度大小和方向是( )
组卷:153引用:8难度:0.7 -
9.要想比较准确的量出地图上两点间铁路的长度,比较好的办法是( )
组卷:344引用:34难度:0.9 -
10.小明为了测自己步行的速度,他从400m跑道的起点从8时10分0秒开始记时,沿着跑道走一圈到终点(即起点),表针指到8时18分20秒,则小明的平均速度是( )
组卷:128引用:27难度:0.9
五、实验探究
-
30.(1)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2)如图所示的是测平均速度时的某次实验过程。图中秒表的设置是“时:分:秒”,甲、乙、丙分别对应了小车在起点、路程中点、终点位置的时间。
实验原理是 。
(3)实验中要使斜面保持较小的坡度,原因是 。
(4)小车通过全过程的平均速度v=m/s,s1的路程正好是全部路程的一半,小车通过上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v1m/s.组卷:13引用:2难度:0.7 -
31.在“测平均速度”的实验中:
(1)实验原理是 ;
(2)实验中需要的测量工具有 、;
(3)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小些,这样做的目的是 。
(4)某次实验的过程如图所示,图中的电子表分别表示小车在斜面顶端、中点和底端不同时刻,则该次实验中小车通过全程的平均速度是 m/s,小车通过斜面下半段路程的平均速度是 m/s。
(5)小车从斜面顶端到底端时,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组卷:1337引用:119难度: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