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2023学年重庆市沙坪坝区九年级(上)期末化学试卷
发布:2024/4/20 14:35:0
一、选择题(本大题包括16个小题,每小题2分,共32分。每小题只有一个正确答案)
-
1.中国空间站实现“太空会师”的过程中,一定发生化学变化的是( )
组卷:27引用:3难度:0.8 -
2.科学家将液氮用于汽车的发动机,减少了化石燃料使用,氮气在空气中的体积分数约为( )
组卷:81引用:3难度:0.7 -
3.在家学习期间,小李利用生活用品对教材中的课外实验进行探究,下列课外实验有错误的是( )
组卷:36引用:4难度:0.7 -
4.下列有关水的说法正确的是( )
组卷:41引用:2难度:0.7 -
5.2022年8月,重庆多地发生森林火灾。下列对火灾的处理方法分析不正确的是( )
组卷:16引用:2难度:0.7 -
6.物质的分类是一种化学观念。下列物质属于化合物的是( )
组卷:23引用:2难度:0.7 -
7.下列对一些实验现象原因的描述分析正确的是( )
组卷:48引用:3难度:0.5 -
8.发电玻璃是在普通玻璃上覆盖一层碲化镉(化学式为CdTe)。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组卷:17引用:2难度:0.6
三、实验题(本大题包括2个小题,共11分)
-
23.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兴趣小组设计了以下两套装置进行实验。
(1)实验一进行了一氧化碳的性质研究。
①写出乙中可能发生的任一化学反应
②下列关于该实验叙述正确的是
A.该实验验证了一氧化碳具有氧化性
B.丙过程中能观察到铜丝从红色变成了黑色
C.装置中石灰水的作用是吸收剩余的一氧化碳
D.待反应结束冷却后软质塑料瓶会变瘪
(2)实验二以废弃的“棒棒冰”塑料软管等为材料制成气体发生装置,各部分连接紧密后,又可用于探究物质的性质。
①当打开K1、关闭K2时,利用Ⅰ、Ⅱ装置,可进行气体的制备和收集实验的是
A.过氧化氢溶液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
B.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取氢气
C.电石固体和水在常温下反应制取乙炔(C2H2)气体
②当打开K2、关闭K1时,利用Ⅰ、Ⅲ、Ⅳ装置制取并验证二氧化碳的某些化学性质。装置Ⅲ中可验证性质是
(3)CO和CO2性质不同,但可以相互转化,请写出相互转化的任一化学方程式组卷:27引用:1难度:0.5
四、计算题(本大题包括1个小题,共6分)
-
24.某创新小组,利用实验室一瓶含杂质的氯酸钾和二氧化锰制取氧气(杂质不参加反应)。实验数据记录如图,请计算:
(1)a=
(2)请观察图像,分析为什么t0~t1段,t3~t4段固体的质量不发生变化?
(3)请根据图中的数据,计算原氯酸钾样品中氯酸钾的质量分数?(写出计算过程,计算结果保留一位小数)组卷:99引用:3难度:0.5